只好安心准备新加坡签售。
一天后,签售活动顺利结束,【生当狂歌】的本地销量突破40万册,新加坡时尚圈轻飘飘的碎掉了……
当夜,国际时代出版集团为方星河举办了庆功宴。
渠道商、娱乐圈、时尚界,济济一堂。
别人方星河都没怎么关心,他很欣慰地看到了一个干巴巴的小女孩——刚刚出道的冷门歌手孙燕妮。
此时,绿光正在华夏大地上四处盛放,但方星河最喜欢的是《天黑黑》。
这首温柔平静的小调,上辈子的大方没听过,这辈子一听就爱上了。
“可以用写真换你一张专辑吗?”他和气开口,“最好是有《天黑黑》的那张。”
参加宴会怎么可能带这东西,但她的经纪人乐疯了,急忙跑出去拿。
“谢谢谢谢!”
有点懵的燕妮不停鞠躬,实在不知道怎么跟方星河沟通。
最后,她憋在那里,稀里糊涂的在专辑上签名,周围全是意味深长看着这一幕的人。
方星河根本没屌那么多,看着专辑上的祝词,满意点头:“以后再出门行走江湖,你可以告诉那些倚老卖老的前辈,我是你的歌迷。”
言罢,与她挥手作别。
再聊下去,谣言就要控制不住了,宴会厅里不知道哪来那么多的港台记者。
出版集团总经理李瀚良偷偷跟方星河挤眉弄眼:“原来你喜欢这款的……要不要我帮忙?”
“神经病。”
方哥没惯着他,开口就骂。
“闲着没事去给我找代言啊,亚洲十国就你们新加坡最废物。”
“那我可没办法。”李瀚良面不改色的继续扯黄腔,“拉皮条我就在行,拉代言……新加坡全靠金融和港口赚钱,怎么搞嘛?喂,你真不喜欢她吗?让我有点用吧!”
方星河不怕被人误解,但也不想平白给别人增加困扰,于是正经解释了一句。
“真没有那想法,别瞎添乱。”
李瀚良挠挠头:“奇了怪了,你难得对谁这么热情关照啊……”
“挺有潜力的一个歌手,怎么不能关照一下了?”
李瀚良一撇嘴:“有潜力的多了,我听日本的朋友讲,他们带着仓木麻衣去拜访你,门都没进去。她俩难道不是同一个类型吗?”
方星河实在懒得再搭理他,扔下最后一句话。
“孙燕妮唱中文歌,仓木麻衣唱日文歌,她发展不好,中国人就只能追捧日本歌姬,这就是唯一的区别。”
等到方星河离去,李瀚良的笑容慢慢收敛,忽然摇摇头,轻嗤一声。
“小小年纪,思考问题都是什么角度?真把自己当成中国文娱行业的领导人了啊……嘁!”
方星河当然没听到。
但是,听没听到都不妨碍他不相信任何一个国际合作商。
因利而聚,都想在他身上撕肉,防着就得了。
如果不是有利于推动宣传,谁陪他们浪费时间。
不过今天确实没白来,庆功宴的后半场,基本可以形容为新加坡时尚圈跪迎王师。
现在的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高度发达,但在文化和时尚层面属于小卡拉咪。
时尚大咖约等于没有,本土品牌寥寥几个新丁,国际影响力非常、非常、非常微弱。
方星河横跨文化时尚两大领域,挟着刚刚征服日本时尚界的余威,莅临新加坡,几乎等于是天外神魔。
所有——注意是所有——所有在新加坡艰难发展的本土时尚刊物、时尚界人士、设计师摄影师画家都在试图得到方大师的教诲。
他们自己不行,但是贼爱聊,从【生当狂歌】的前世今生一直聊到日韩潮流异同,各路大师的名字在他们嘴里流淌,各种理念在他们的身旁碰撞,然后征求方星河的最终意见。
真的挺离谱的,不过也很现实。
以他们的咖位和影响力,错过今天,想凑到方星河身旁都难,更别提合作了。
所以,趁着有机会,弄点能吹牛逼的干货,是很自然的选择。
方星河耐着性子,好声好气的和他们聊着,能提点的就提点一句,一点不在乎有没有回报。
比如这一句——
“在新加坡搞时尚的最大问题是非专业成本太高,租金人力水电,处处都是压力,只有很少一部分投入能够真正落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