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权不吃香。
我跟不少制片方聊过,他们邀请方星河的姿态特别积极,报价基本集中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越是新入局的人喊价越高。
真的,谁敢嫌弃他是个新人啊?
但是咱们的片子不一样,古装,武侠,大片,闯美,这些元素太对路子了,咱们给他4000万都不亏!
李莲杰拍《龙之吻》的片酬是750万美元,以方星河现在的粉丝规模,世界知名度,再叠加第一部打戏的噱头,难道还不值500万美元吗?
可是他跟咱们确定合作的时候要了多少钱?
500万,人民币!
哪怕现在他的名气更大了,应该提提价了,可是咱们这么力挺他,他好意思报高价吗?
能花千来万人民币请到他出马,别说得罪港台圈了,让我亲身上阵去跟谁干一架都没问题!
下部戏再说下部戏的,反正这一次,咱们必须力挺到底!
以《英雄》这种规模的投资,没有他参与,我睡觉都睡不安稳!”
其实没有方星河,《英雄》也能成功。
但是,处于当下时空的人们,谁能展望这种必然?不过是顶着压力,在忐忑中努力罢了。
张卫平正是一个典型的压力怪,眼看着有几乎拿下方星河的一血,他非但不打算要脸了,甚至还疯狂给谋子上手腕。
经过4个小时的反复劝说,谋子终于妥协。
“可以,我只懂拍摄,别的你处理吧,但是老杜那边,我必须亲自去道歉。”
《英雄》目前处于筹备阶段,只定了外景、剧本、主创三大项,其中,最难搞的就是已经签完合同的主创。
人家为这个项目已经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到临头把人家踢出去,别说是朋友了,就算不是朋友,这也太影响口碑。
可是没办法,第一次执导如此巨额投资的大片,谋子也必须做出取舍。
人生在世,谁不承担压力?
“没问题!”
终于得到老伙计的应允,张卫平大喜过望:“我一定妥善处理!”
然后俩人一对,发现这个事儿比预想的更操蛋。
首先是摄影师杜可风,这是核心主创了,影片视觉风格的核心塑造者,以其极具风格化和诗意的镜头语言著称。
想找个够级别的摄影师取代他,并不容易,尤其还是在如此仓促的条件下。
其次是动作导演程晓东,这更难搞——目前国内所有的武指团队,都他妈是香江人!
然后是制片人江志强,《卧虎藏龙》的关键推手和国际发行的重要人物。
最后是潘国瑜,视效总监,她带领团队负责影片中的数字特效工作,此外,事前谈好的特效制作公司也都是香江企业。
至于剩下的港台员工,细细碎碎,环环相扣。
“妈的,这工作量!”
谋子实在忍不住,爆了声粗口。
张卫平心眼儿多,提醒道:“别急,我马上和方星河沟通,看看他的态度再做事。”
“行,你去吧,我就不出面了。”
谋子不是一个很有脾气的人,可现在,他也实在忍不住埋怨方星河——你怎么这么能搞事!
确实,很多人都这样想:你个惹祸精!
惹祸精落地首都后,第一时间就被系主任请去谈话……不对,是请去安抚。
“小方啊,你瞧瞧你,怎么这么不信任母校呢?”
领导就是领导,讲话那叫一个艺术。
“受委屈的时候想想学校,我们能力有限,在创作上帮不到你太多忙,可也不会眼看着你被欺负,等到入学以后,再有什么事儿,记得和师长们商量商量,多出一点不一样的思路也是好的嘛!”
其实他后面还有很多别的话,不过被方星河用一个挑眉打断了:“入学?”
谢晓京抬手捂住胸口,嘴唇哆嗦得厉害。
为了缓解心慌,他疯狂拍胸膛。
“小方啊,我这边还有事,就不多留你了,你放心,系统内领导的压力我来扛!”
谈话虎头蛇尾的结束了,谢晓京转头就跟校长顶了牛,然后校长转头又跟广总的领导顶牛,广总领导受着夹板气,也没给外事办港台办好脸色……
一层层的怼过去之后,原本预定的敲打全部夭折。
别看北电的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