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艺术家》

第86章 反击的好日子(2/5)

>    “方星河洋洋自得的在节目上公然宣称:我没有道德。很好,他至少还有自知之明。想要论证一个人是否道德低下,有如下几种明显证据……”

    “方星河不配成为偶像!”

    “到底是哪些家长还在允许孩子崇拜方星河?”

    “本报记者深入农安,采访到了当事民警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确切的告诉大家,方星河有极高的可能患有狂躁症,他犯病的时候连女生都打……”

    整体上就是那一套流氓打法,先从道德从上把方星河降格为劣迹斑斑不可信任之人,再通过“事实”证明,这个人只会对外散发负面影响力,最终积毁销骨,从大众层面把他搞臭。

    刘大山他们气坏了,比方星河更愤怒。

    “胡编乱造!”

    “太不要脸了!”

    一边看一边骂,越看越生气,越骂越激烈。

    导致他们看那些轻微批评的媒体也感到极度不爽。

    “中青报也他妈有病,一点自己的观点都没有,跟风批评什么呢?”

    老校长忧心忡忡:“麻烦了啊……”

    几个大人一愁莫展,倒是方星河没什么感觉——这和后世的水军抹黑相比,确实更激烈了一些,但是影响反而要小得多。

    在他那个年代,胡编乱造已经行不通了,有造谣的,一告一个准。

    但是,哪怕只是一些捕风捉影含含糊糊的抹黑,都能影响数以千万计的利益。

    檀成王肖,随便谁有新片新剧上映,必然是铺天盖地的黑稿,通过影响路人观感来降低再爆的可能性,从而在事实上降低对方的商业收益。

    那会儿的竞争,就是如此的朴素。

    而在当下,看似更激烈的造谣,伤害却小得多——因为商业盘子本身就不大。

    “不要把他们太当回事……”

    方星河的安慰刚刚出口,县里领导到了,二哥加上宣传口和县台记者,推门而入。

    一通忙忙叨叨,接到了省里来人。

    省台省报陪同宣传口大哥,挤到屋里没地方坐,最后就在院子里录像并且拍了一堆照片。

    主题大约是“我省xxx视察文艺界并慰问文艺孤儿方星河”……

    一路摆拍,折腾到快中午,然后去政府宾馆吃席。

    酒桌上又是一顿官话套话,末了,到房间里喝茶休息的时候,终于聊上了几句干货。

    房间里没剩谁了,宣传口领导,县里一哥二哥,何老、谢戎、金社长、陈总编、小老头、方星河。

    领导这才推心置腹的开口:“我此行,很大程度上,是专门为你撑腰来了。”

    可能是生怕方星河听不懂,导致错判,所以全是大白话。

    “你是咱们吉省自家的文化名人,很多人都对你寄予厚望,所以不要怕,外界那些捕风捉影的攻击,绝对不可能越过我们伤害到你。”

    县里大哥笑着附和道:“没错,县里虽然不可能帮你拦着媒体,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澄清并且向上反映,事实并不是他们捏造的那样……”

    领导接着上了一波高度:“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今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时代不一样了,不再是随便往你头上扣个屎盆子,就能轻易开启审判的混乱斗争时期了,那些所谓受你影响的恶性事件,你不要放在心上。”

    宽心丸一把一把的喂,其实总结下来很简单——虽然我们在媒体层面上拿他们没辙,但是他们在官面上也拿你没辙。

    不管谁在那儿乱喷粪,省报、省台乃至官方的口径永远高度一致:没有的事!

    护犊子的拳拳之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国内一直都是一个不以言获罪的局面,甚至可以明确的讲,在后世那些特殊的法律法规出台以前,不管公知们怎么骂、骂谁,在法理层面都不具备处理依据。

    大政府的意思是,管得很宽,什么都能管一下。

    而法治的意思是,没有依据,就很难进行处罚。

    结果就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

    方星河有他的基本盘,青少年。

    难防系也有基本盘,反体制愤青和愤中。

    该给方星河得荣誉,省里打算快点给,但是在媒体上受的委屈,你得自己扛。

    “我没问题。”

    方星河如是回道:“无非就是在媒体上打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