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艺术家》

第93章 第三天,新闻联播上门(2/6)

巴金先生最想看到的结局了。”

    房间里一片寂静,大山和小王满脸肃容,深深为之感怀。

    方星河亦然。

    Z世代生活的年代早已经对文学巨匠失去敬畏——那会儿也没有什么文学巨匠,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默言,地位异常尴尬。

    而现在,从那个年代趟过来的老人们正在散发着最后的余晖,巴金先生以文学与人格的双重超越,带领大方瞥见了那片海的一角。

    那是一片什么海?

    由无数先辈用信念汇聚而成的华夏精神之海,里面有志士的诗,伟人的词,数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挣扎与觉醒,以及亿万英魂朴素的心愿。

    那是何等的宏大!

    Z世代确实比父辈更红更专,可Z世代也缺乏血与火的磨砺,常常不够专注,思考难以深入。

    方星河正是一个典型的、博而罔思的Z世代。

    此番惊鸿一瞥,让他那颗因为星光暴涨而有些浮躁的心,重新沉静下来。

    “我会经常想起这些话,谢谢您,陈阿姨。”

    “不必谢我,我们决定去做新概念,为的不就是这样一天吗?是我要谢谢你,让我的理想主义有了落处。”

    “我知道了。”

    方星河只回了这四个字,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激荡着一种独立于野性和功利之外的东西。

    小方还在成长,大方也一样。

    接受这样一个时代在自己身上烙下印痕,不坏,不坏!

    ……

    等到方星河挂断电话,小王喟然长叹:“我听说当今文坛式微,作协也很混乱,整个文化界一片污浊,但是,古典华夏文人今日仍存啊……”

    刘大山深以为然,竖起大拇指:“校长,还得是您啊,这总结,精辟!”

    方星河用白眼狠狠剐他一眼,什么感动都给干散了。

    大山讪讪一笑,没话找话:“小祖宗,我看报纸上没什么动静,有了李女士的背书,这回咱们顺利过关了吧?”

    “不可能。”

    方星河仍然十分冷静:“她只代表她自己,一个母亲病重去世的女儿。”

    “额……”

    刘大山被顶得够呛,强行加戏:“反正不管怎么样,你现在是实至名归的作家了,王老师也夸得那么郑重。”

    “越是位置高的人,夸起来越没有顾忌,人家不怕我出头。”

    方星河继续摇头。

    “而那些不靠作协吃饭的牛鬼蛇神,百分之百在憋大的。”

    小王端着搪瓷茶缸抿了一口茶水,悠悠道:“李女士虽然代表不了文学界,但是她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子女啊。”

    人老成精,这句话真的讲到关键了。

    李老师的态度,其实意味着方星河的基本盘再次得到扩展,而且是扩向了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群——因为意外而失去父母、且感情甚笃的子女。

    这类特殊人群对《性》的共情能力强到离谱,只要能够看到,就必然贡献大量星光。

    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年纪已经不小,不再具备成为方星河死忠粉的潜力,但是哪怕是一次性的收割,也是好大一笔进账。

    所以,唯一的问题正是如何让他们看到。

    现在不是2030年,有超级精准的大数据画像,只要随便点开相关软件,文章直接推送到位。

    现在只能靠杂志和报纸硬传,55万册的单日销量够干屁的?

    方星河摸着下巴,又开始打起了歪主意。

    嗯,这件事,还是得辛苦难防系。

    “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麻烦您二位收集一下今天的晚报和明天的晨报,我估摸着,真正的麻烦,应该是在明天。”

    一语成谶。

    23号,舆论界闭麦了一整天。

    24号,终于还是干起来了。

    难防系略显仓促地组织起第一波反攻,恰好一头撞上沸腾的文学界,当时就有一种血肉横飞的惨烈。

    程一中的那篇李文和案深度稿件到底没能放出去,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

    现在不应战,等到官媒和反对派将事情定死,把他们批臭,损失将会难以估量——都是靠公信力吃饭的键政耗子,谁能忍受被掘根?

    没办法了,硬着头皮也得干!

    一时间,仿佛整个社会都在讨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