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反叛。蒙古大军一到,里应外合,就能轻易破了古北口长城,兵围中都。
还有这好事儿?
原本金国在浍河堡屯驻了重兵,防备着蒙古人再次南下。
蒙古军想再攻浍河堡,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现在蒙古军直接攻打古北口长城,浍河堡守军不就形同虚设了吗?
赵朔手下的八旗汉军属于常备军,距离古北口长城不过六七百里,是蒙古军中最容易集结的力量。
铁木真当然要紧急调赵朔出兵。
“原来如此。”
赵朔迅速在回执盖好了自己的金印,道:“你速速回报成吉思汗,赵朔领命。”
“是。”
军规森严,苏伦不敢有任何耽搁,领命而去。
三日后,桓州城外,点将台上。
“忠勇的将士们!”
赵朔威严的目光,向着高台下八万四千将士扫来。
其中,黑骑军一千八百人。
从中都刚回来时,赵朔麾下的黑骑是一千一百人。三年过去,赵朔又从麾下部民中选拔了一百人,汉军八旗中选拔了六百人,加入其中。
飞鹰军两千二百人。
这种部队需要极强的骑术和纪律性,大部分只能来自草原部民,数量不易增加,三年来只增加了两百人。
汉军八旗三万六千人。
别误会,现在汉军八旗的总数还是四万五千人。虽然他们被黑骑抽调了六百人,但是,抚桓昌三州“人皆勇健”,是极好的兵源地,补充这六百人轻轻松松。
但是,抚昌桓三州总要留守一部分兵力,赵朔只集结了三万六千人。
四个汉军旗万户,每旗集结八个千户。半个镶红旗,集结四个千户。
巴鲁营四万人。
赵朔未雨绸缪,春耕过后就将巴鲁营战士尽皆调到了桓州。
另外,还有石抹明安的一个契丹千户,以及三千工匠编组为的工兵营,负责组装制作维修攻城器械。
总人数八万四千。
他们是赵朔率领攻打金国的第一波力量。
另外,赵朔世袭五千户中,还有四千草原战士尚未完成集结。从属于他的五个草原千户,也未完成集结。这些人加起来,总人数是万人左右。赵朔决定留下两千人看家,剩下的八千人会在集结完毕后,在格日勒的率领下前往中都。
当然了,在赵朔看来,这有没有这八千人增援并不重要,凭眼前这八万四千人,已经足以攻破中都。
放眼望去,最中间的黑骑军和飞鹰军。
黑骑军人人披全身甲,只有两只眼睛裸露在外,手持铁蒺藜骨朵,简直像是一个钢铁组成的杀人机器。最前面一杆黑色大旗,上书两个烫金大字“黑骑”。
飞鹰军人人身穿蹄筋翎根铠,手持装备了乌兹钢枪头的重铁枪,背上背着清朝战弓,箭囊中装着九支乌兹钢为箭头的羽箭。最前面是一杆白色大旗,上书两个烫金大字“飞鹰”。
这一黑一白,就是赵朔麾下最为核心的力量了。
他们的左翼是巴鲁营战士。巴鲁营战士其实是骑马步兵,手中的单面重斧的斧刃用了乌兹钢,足以砍破三层铁甲。巴鲁营的旗帜也是黑色,不过上面的“巴鲁”二字是红色的。
黑色代表了地狱,红色代表了鲜血。
右翼,则是三万六千汉军八旗官兵。
正红、正蓝、正黄、正黑四面万户大旗一字排开。每面大旗上面绣着不同颜色的汉字名字,避免与其他旗帜混淆。比如汉军正黄旗,上面就绣了红色的“正黄”二字。
非但如此,汉军八旗的每个千户还有千户旗。千户旗比万户旗略小,呈三角形,上面写着该千户的编号。
千户旗下还有百户旗,百户旗和万户旗一样都是呈方形,但是比万户旗小了一半,上面写着该百户的编号。
无论做步兵用,还是做骑兵用,汉军八旗都是纪律性最好,最为如臂使指的队伍。
他们装备繁多,长枪、大刀、重斧、巨盾,强弓硬弩,应有尽有,会依据不同战场环境,选择自己的武器。一人三马,皆穿铁甲。只是现在是誓师大会,就不用带马来到现场了,每个人手中的武器是一杆重铁枪。
汉军八旗的右边,则是工兵营。
一个绿底红字的“工”字大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
这些工匠都受了一定的军事训练,人人站的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