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葛宜翁的不对,对葛宜翁行了二十军棍的惩罚。
按说这是件小事,但葛宜翁性情激烈,竟因为此事活活气死。临死前,葛宜翁要妻子为自己报仇。
于是乎,葛宜翁的妻子去汴梁告了完颜陈和尚的御状,说陈和尚因私人恩怨害死了她的丈夫。她甚至在汴梁的龙津桥南堆积柴草,声称如果朝廷不治陈和尚的罪,就当场自焚,向天下人宣扬朝廷的不公。
舆论涛涛,完颜守绪没办法,只得将完颜陈和尚下狱。
后来,直到完颜陈和尚的族兄完颜斜烈病死,完颜守绪才下定决心,顶着强大的舆论压力,将完颜陈和尚放出来。
当时,完颜守绪对陈和尚说:“有司告你凭私人怨气杀人,你的兄长死了,我失去一位名将,现在因你兄长的缘故,枉法赦免你,天下定有人议论我。今后,你要奋发努力,建立功名,国家得到你的大力扶助,天下人总会认为我不是随意赦免你。”
完颜陈陈和尚边哭边拜,激动地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无法说出口。
说不出口,就不说了。
完颜陈和尚早就下定决心,以身许国,不惜一切以报皇帝对自己的恩德。
“好!要的就是陈和尚你这句话!”
完颜赛不微微点头,道:“如果可能的话,我宁可自己战死,也舍不得忠孝军和你。但是,不出动忠孝军,如何吸引赵朔来战,为我大军争取休整的时间?”
完颜陈和尚微微点头,道:“愿为大金效死!”
“单凭忠孝军出战太过单薄。这样吧,完颜从坦!”
“在!”
“你率三万精兵和完颜陈和尚一起出战。不要多,只要坚持三天时间,尔等即可退出战斗。”
“是!”
三万精兵加上完颜陈和尚的七千多忠孝军,已经是此地的一半精兵了。
但是,不派这么多兵力可能吗?兵力少了,根本就不可能在野战中挡赵朔三天的时间。
不幸中的万幸,他们都是完颜赛不特意留出来的仅有的预备队,没有参加修筑营垒,还保持着一定的体力。
完颜塞不的计划,还是可能成功的。
“这是完颜塞不壮士断腕,向我们抛出的一条鱼饵啊!”
完颜陈和尚和完颜从坦刚在山下列阵完毕,赵朔就得了禀报。
当他率领八万精骑来到这支大军的近前时,整好是辰时三刻,红日刚升之际。
远远望去,近四万金军背山列阵。三万步卒居中,七千余骑兵布于两翼。
他们背后的高山上,旌旗招展号带飘扬,隐隐可见金军的身影,似乎能下山随时支援。
很显然,这支部队就是一条鱼饵,吸引赵朔来战,就看赵朔吃不吃了。
吃!
为什么不吃?
早晚是要消灭金军主力部队的。
赵朔费了这么大的劲,两次借道宋国,将一千枚轰天雷消耗干净五日破桐柏山防线。还不是为了让金军放弃地利优势,和他野战吗?
如今野战的机会来了,赵朔为什么要等?
现在赵朔有两个选择。
其一,监视两翼骑兵,派一队骑兵击破金军步兵军阵。然后,连骑兵一块收拾了。
其二,全军出击,骑兵步兵一块收拾。
赵朔稍微考虑了一下,就决定采用第一个办法,
很简单的道理,金军“忠孝军”的战力,在历史记载中太强了,曾以四百骑在野战中击破八千蒙古兵。
这八千蒙古兵到底是什么成色?忠孝军到底有多强?赵朔并不清楚。但是,很显然,忠孝军作为金国最后的余晖,没那么容易对付。
赵朔既然有着战争的主动权,当然是先吃弱小的步兵,再吃更加强大的忠孝军。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金军主动和他野战是为了拖延时间。既然如此,忠孝军就不大可能主动进攻蒙古军。要不然,就不是拖延时间而是决战了。
赵朔沉声道:“金军步卒背山列阵,骑兵护其两翼。谁来为我虎口拔牙,破了金军的步卒军阵?”
“我!”
“汉军正黄旗第一万户,请求出战!”
“王上用我,用我必胜!”
“请王上下旨,让我们正黑旗第一万户出战吧!”
……
诸将纷纷请令。
赵朔想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