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229章 全场震惊:汉军战力已超蒙古!(2/7)

    想想看,上面安排关键的任务时,是首先想到“巴格达之虎”呢?还是普通的万户?关键的任务,就意味着立大功的机会!

    就更甭提,在史书上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千古留名了——汉初三杰,云台二十八将可是千古传诵!

    所以,八旗官兵早就对落实勋章和荣誉称号之事望远欲穿了。

    现在,终于要落实了。

    谁不想得到荣誉称号和勋章?而且是全军第一批的荣誉称号和勋章!

    不仅是中军帐内的这些大将振奋异常,消息传出,全军上下都欢声雷动。

    ……

    ……

    翌日,天晴,无风。

    嗖嗖嗖!

    三弓床弩在发射!

    轰轰轰~~

    抛石车在轰鸣!

    赵赫所部对巴格达城的总攻开始了。

    赵赫这次西征,赵朔让他带了一千枚轰天雷,八千枚震天雷。

    这数量说少不少,说多也着实不算多。

    没办法,赵朔深知,历史上是蒙古人将火药带到了西方,使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现在虽然不至于为了技术保密,不用火药武器。但是,火药武器的制作还是严格保密为好,只在腹心之地进行。

    当初赵朔把这个意见,告诉蒙古诸汗之后,获得了一致的认同。毕竟,历史上蒙古人将火药传入欧罗巴,是当时没想到进行技术封锁,而不是不愿意进行技术封锁。

    事实上,蒙古人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比如棉花吧,在元朝都成了普通作物了,但一直对高丽进行技术封锁。直到元朝末年,高丽官员才把棉花籽藏在笔筒中,带到了高丽。

    所以,无论赵朔还是其他蒙古四系的火药武器,都是从万里之外运来,数量不可能太多。

    这次赵赫为了率先破巴格达下了血本,直接拿出了五百枚轰天雷以及五千枚震天雷。

    非但如此,还有无数十二三斤的石弹,向着巴格达东城墙倾泻而来!

    最近三年来,巴格达被两次强行攻破,城墙已经残破不堪,甚至每面城墙上都出现了数条巨大的豁口。最近十来天,真神教联军当然对这些豁口修补过了。但是短时间内修补的城墙,怎能经得起如此狂轰滥炸?

    两日过后,巴格东城墙原本就存在的三个巨大豁口重新出现了。崩塌的瓦砾碎石,形成了高约三丈,坑洼不平,乱石密布的狭窄斜坡。

    换言之,不用什么云梯和冲车或者攻城塔,直接冲破缺口即可。

    就是现在!

    轰隆隆~~

    “冲啊!杀啊!”

    “破巴格达城,做巴格达先锋!”

    “汉军镶黑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冲冲冲!别给汉军镶蓝旗丢脸!”

    ……

    七个汉军千户身穿重甲,在远程武器的掩护下,向着这三个缺口猛冲而来。这回也不用什么云梯、冲车、攻城塔之类的远程武器了,直接通过斜坡入城即可。

    守巴格达东城墙的,是阿尤布王朝的士兵。

    巴格达城总体可以看做一个长方形,东西两面城墙窄,南北两面城墙要宽一些。

    所以,真神教联军中最强大的阿尤布王朝的大军,负责守东西两面城墙。

    罗姆苏丹国的大军,负责南城墙。

    其他国家的大军,共守北城墙。

    东城墙守军的总指挥,正是阿尤布王朝的二王子萨利赫。

    “安静,别出声!等那帮异教徒一进来,就杀光他们!”

    阿尤布王朝的二王子萨利赫,站在城墙后面,向埋伏的马穆鲁克甲士们做出最后的叮嘱。

    最近东城墙的守军,真是被炸苦了。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了东方有火药武器不至于惊慌失措,但是光轰天雷和震天雷实打实的威力也受不了啊。

    虽然巴格达其他三面城墙,也都挨了震天雷的炸。但是,其他三面城墙可没有轰天雷,震天雷也远没有这么多。

    从大旗上看出来,攻打东面城墙的是赵赫的大军。想到“上帝之灾”的传闻,东面城墙士气迅速降低。

    所幸萨利赫也是个人物,宣称赵朔不是什么上帝之灾,而是真神派来考验子民的魔鬼,才能将士气稳定在一定的程度。

    现在,他更想出来一条针对赵赫大军的计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