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那些县里扛鼎的人物。
而季修,也从蛟背踏下,踩在这安宁的简陋甲板之上,故地重游,环视四顾,不由思绪万千。
同时耳畔也有带着激动,狂热的言语响起:
“是季东家,真是他老人家!”
“季东家回安宁县了!”
“东家,你还记得咱吗?之前季宅大摆三日流水席,吃得比过年都好,咱还记得呢”
“听闻东家在府城发了,大大的发了,成了了不得的大人物,没想到还记挂着咱们这贫瘠的小县”
看着那些码头上俯首低眉,叩拜跪俯的人影。
季修心中,五味陈杂。
这一刻他总算明白。
为何有人‘出人头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荣归故里。
在江阴府,他摘得了偌大名头,可却依旧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直到拜了徐龙象为座师后,才有好转。
但回了安宁县。
在这片他曾经呼风唤雨过的土壤上,看着安宁县人听闻他的传说事迹,一个个与有荣焉的模样。
就好像他走得越高,安宁县的地位就会越高一样,因为他是从此地走出去的,未来成大家,成武圣,那么安宁人的脊梁,便能挺起。
只不过,他注定不会在这偏壤小地多呆。
灵机匮乏不足,缺少传承道统.虽然呆在安宁县头顶无人,舒坦得很。
可若是想要继续向前,自然是不能停留驻足的。
“诸位,你们许久未曾归家,替我去拜会一下几位营生主吧。”
“曾经蒙受三大营生,蒙受风云会照料,若是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寻我开口便是。”
看着陆羽陆红玉魏芷几人踏下蛟背,终于卸下几分战战兢兢,大松了口气的模样。
季修笑了笑,也没有谈几人的拘束与窘境。
其实就是这样。
有些时候,他虽然依旧念着交情,但若是真有鸿沟存在,又哪里是能轻易跃过去的?
人终将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但这是属于普通人的。
他季修,永不止步!
与陆羽几人寒暄两句,看着他们告辞离去,连背影都松懈了几分的模样,对此,季修也理解。
于是随即,他便对着身畔的徐龙象伸出手,笑着开口:
“座师,请。”
季修大大方方,邀请徐龙象去往许久未归的季宅。
一路上,见到了‘旧泥巷’、见到了‘药堂’、见到了‘西街火窑’,路过了‘县中大馆’.
季修也未顾忌什么卑贱出身,只是一一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将往昔经历,一一吐露。
马奴出身,拜段沉舟,入火窑,做药堂主,为一方把头,直至自开门户,号称东家,呼风唤雨
听得徐龙象为之侧目,对于这个学生,再一次有了清晰的认知。
无论是少年时,亦或者开辟龙象真宗之后,徐龙象呆过最偏壤的地方,便是江阴府。
而在江阴府,武学是晋升阶,在那等‘秩序之地’,就算你练了武,也掀不起什么浪来。
可在安宁县,你想要练武,就那么些门路!
要么投身营生,要么进入大馆,要么就去山里九死一生!
资源匮乏,所以没得选择。
因此看着季修眼神平静,却能将那朝不保夕,连三餐果腹都难的经历,悉数道来。
徐龙象不得不再一次,正视自己的这个学生。
他能走到今天,绝非偶然。
就算没有自己
未来,也定然成就不差。
直到两人,踏到季宅门槛。
在那里。
徐龙象看到了一众人影赞动。
而季修循声望去。
却见————
内街三大馆,比如斩鲸刀馆曾想要虎口夺食,从段沉舟手里,将他劫走收作徒弟的廖老爷子,霸王枪馆的王教头
风云会三营生,火窑的陆庄主,柴市的许当家,牛羊市场的魏屠夫.
一个个曾经熟悉,但已潜藏于记忆中的面孔,再度浮出。
“斩鲸刀馆,献钟乳脂三钱三两,为季东家贺,祝季东家重归故里,武道亨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