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一百零一章 二等功?那小子又立功了?(3/4)

br>    当时同样是九十年代,信息都不发达,几乎是对部队毫无了解,就迈进了军营。

    后来的陈默,始终在想。

    如果当时有人,能事先教他一些部队里面的知识,后来的军旅路会不会走得更顺畅一些。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能帮的,陈默都会尽量帮一下,力所能及呗。

    总比真的去炮营找个人,换衣服换名字,要强一点吧。

    恰逢新年的军营里,并没有太多新年的氛围。

    都被即将到来的考核压着,努力的提升自身军事素质。

    而此时。

    远在父县的武装部部长曹德明,却是相当的悠闲啊。

    年初二,武装部不用上班,按照规定,初七才开始忙工作。

    老家当地初二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在今天开始走亲戚。

    曹德明也不例外,初二一大早,就骑着大梁自行车,带上媳妇,女儿,跑到老丈人家坐了一天。

    中午,还陪着老丈人喝了点父县当地的酒,晕晕乎乎的,下午自己骑着自行车回家。

    女儿和媳妇,都要在老丈人家住两天。

    串了一天亲自回到家。

    曹德明泡了杯浓茶,蹲在电视机前,抬手转动着旋纽,打算找个台躺着看会电视。

    这刚泡的茶,还没喝到嘴里呢。

    门外就传来“哐哐哐”的敲门声。

    “谁啊?”曹德明揉揉脑袋起身,朝着大门外望了一眼。

    “老曹,开门,这大半天,跑哪去了你是。”

    听出声音是自己的搭档董国强,他也没当回事,把手中的瓷缸放在电视上,走到门口,拉开门栓,朝外看了一眼。

    发现就董国强一人过来,门口的墙上还靠着一辆自行车。

    曹德明没好气道:“你大过年的往我这跑啥?从你家骑个自行车几十公里,到我这连点东西都不带。”

    两人搭档的时间也不短了,相互之间没那么多客套。

    “我还给你带东西?”董国强瞪着眼:“你差点误事知道吗?”

    “市里军分区那边来通知,说是陈默在部队又立功了,军分区那边要求咱们,赶紧通知陈默的家里,商量好送功的时间。”

    “要趁着过年,各家各户都在家里,便于开展明年的征兵宣传,专门打电话要求,好好把送功的事给敲定下来。”

    “这有啥敲定的,年前不是送过喜报。”曹德明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呢。

    “喜报送到家了,就算是更改要送功,也不用这么着急。”

    “你知道个屁啊。”

    董国峰嗓门提高了一些,这话都还没说出口呢,他自己反倒激动到不行。

    “我是说陈默,在部队又立功了,这次是二等功,河东装甲七旅亲自发邮件打电话到市里,63军党委那边也打电话说起这个事了。”

    “市里要求我们,务必要尽快落实送功的细节,跟同志的家里敲定好时间,市里的人已经准备出发了。”

    “明白没?”

    “啥玩意?”

    “二等功?”

    曹德明愣了,抬手使劲锤锤脑袋,尽可能让自己清醒一些。

    而后才带着一丝质疑道:“你说的是狮桥镇,兴隆村的陈默,二等功?”

    “嗯!对!!”

    董国强站在跟前,很是淡定的点点头,对于老搭档的疑惑,他非常理解。

    毕竟,陈默可是他俩两个多月以前,调查了各方面的社会关系,然后才送到部队的新兵啊。

    这特么才进部队多长时间?

    年前一个三等功,说是竞赛获得第一,被授予的军功,当时都够让他俩震惊的了。

    可谁成想。

    这小子这么能折腾,仅仅过个年而已,又冷不丁的冒出来一个二等功。

    要不是董国强在电话里,再三的跟军分区确定消息,连他都不敢相信。

    主要是,这小子进部队才几天啊,甭说立功,能在部队真正的适应,已经算是速度挺快了。

    “你等等,让我捋捋怎么回事。”

    曹德明有些慌神的在门口,来来回回的走了两趟,身上都激出了一身冷汗,连带着脑袋都清醒了一些。

    才开口道:“老董,你别拿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