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二百一十五章 特么的,你是来抄家的吧?(2/5)

,而合成,需要的是协同。

    眼下,全营指挥官不缺,老兵不缺,有技术的骨干是从全军区抽调,就连六级士官都有两个。

    就这配置,玩不起大的,难不成还玩不起小的?

    陈默吃完饭之后,立刻开始着手准备集训计划。

    他之所以刚才告诉裴帅军,就是担心老裴在他忙的时候问东问西。

    如今,裴帅军已经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自然不会再过多的打扰,只是空闲时,站在一旁,观看陈默怎么进行规划。

    其实集训说白了很简单。

    总共分为三个步骤,营建!磨合!梳理!

    营建就是召开大会,给全营的干部灌输新的思维,包括团结,新协同理念。

    针对雷达,通讯,远程火力三个核心辅战单位进行深入探讨,布置。

    各个连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装甲单位作为机械化核心,不用多么复杂,最近几天只需要进行无弹药机动训练。

    先让他们动起来,把步装坦直升机这些最基本的协同磨合明白,就已经足够了。

    下一步,让在基地培训这么久的军校毕业生,担负起本职工作。

    计算机管理化逐步登场,专业参谋根据工作内容,高效链接各分队,下达任务,上传结果。

    哪怕是缝合营,也得让这个营运转速度快起来。

    让所有人感受到强烈的压力,以百米冲刺的姿态前进。

    最近七天,陈默不需要会思考的下属和战士,他需要的就是一个个只用服从命令的工具人。

    除此之外。

    电子对抗大队的技侦,必须调过来一批经验丰富的人。

    206无人机也太少了,四架远远不够,得十几架才行,手摇式无人机至少得上百架。

    这东西不是说能用上这么多,而是回收太麻烦了。

    总共十几架一旦上了战场,怕是都不够损耗的,毕竟,战场上万一小型无人机在敌战区电量损耗太快,在人家地盘上散架了,难道还要派一个连的人去找?

    那特么侦察还有啥意思。

    都不如直接找人家的指挥官,问问编制,火力分配岂不是更快。

    所以,这种小型无人机,必须多储备。

    还有单兵火箭筒多多益善,坦克最好再多调几辆。

    后勤裁撤三分之二的人,采用联勤机制,统一供给,统一运输。

    哪个连队再自己带着保姆上前线,就让他们滚蛋。

    陈默坐在宿舍内,一直忙碌到后半夜,才将集训计划书写好。

    本想连夜交给首长。

    只是,等陈默从宿舍出来,看到整个基地内除了巡逻和站岗的士兵,几乎所有大楼内的灯光都被关闭。

    他也只得返回宿舍。

    第二天,也就是8月2号。

    清晨五点多,没到吹响集合哨,基地内士兵住的宿舍区就开始忙碌了。

    有些连队的连长,亲自指挥着打扫训练场,有些则是急吼吼的清理楼道,那叫一个积极。

    相比刚来时那种散漫劲,现在变得勤快多了。

    能不勤快嘛?

    演习开始之前,就说了一旦打赢,基地内所有单位都会授予集体二等功。

    虽说这集体的军功均摊到个人,远远不如一个三等功来得实在,可单位的荣誉同样是荣誉啊。

    士兵渴望建立功勋,这份渴望是其他人无法想象的炙热。

    一直忙碌到六点二十分,基地内才传来通知,十分钟后召开表彰大会。

    好家伙。

    消息下达,各连战士着急忙慌的跑回宿舍,纷纷更换夏常服

    不多时,一队又一队穿着皮鞋,戴着大檐帽,配着领带,士兵将衬衣塞在腰带里,军官自带收腰,雄赳赳气昂昂,喊着口号从楼里出来。

    陈默作为这次演习的指挥,自然也是早早的换上常服,跟着侦察连的队伍,站到队列中。

    连队授予二等功,他现在严格来说,已经不属于侦察连,但跟着沾沾喜气还是没问题的。

    这次大会,除了京都军区和金城军区的首长,都没有露面外。

    63军参谋部和作训部驻点人员全部到位,包括陆院的全体领导,同样作为旁观。

    6点30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