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二百一十七章 蓝军向前,杀!(2/6)

,但魄力和行动力确实异于常人。

    似乎更适合在部队生存。

    张津南抬头看了看面前一张张坚毅,并且朝气蓬勃的干部。

    他开口道:“同志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建信息化,要实验,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尝试嘛?”

    送别的场面,突然抛出这种问题。

    现场的干部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或者说反应过来也没用,信息化这东西在高层之间,属于老生常谈的事。

    但是在基层,还属于新鲜词呢。

    等了几秒,见没人回应。

    张津南龇了龇牙:“回答不上来,我们就换个问题。”

    “现代战争什么最重要?”

    这?

    在场的干部瞧着这老头是非要问点什么不可,其中一名没戴军衔的连长仰头喊道:“报告,操纵武器的人最重要。”

    “嗯,不错,人很重要。”张津南态度和煦的肯定道:“还有么?”

    “报告,先进的装备很重要。”

    另一名不甘落后的连长,高声回应。

    张副院长再次肯定:“确实啊,装备存在代差,对一场战争来讲非常致命。”

    “还有哪位同志有补充吗?”

    气氛渐渐活跃。

    甚至也不乏有马屁精,喊着科技最重要,培养干部的军事学院教员很辛苦,最重要。

    其实这位马屁精说得也没错,科技强军嘛,就是当着都是陆院领导的面,这么直白的夸,多少带点哗众取宠的意思。

    张津南脸上笑意不变。

    随即转头看向陈默:“陈营长,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若是放在平时,陈默肯定早就提前表现了。

    但作为营长,尤其还是当着这么多营内干部的面,那就不会冒然的回答问题。

    听到询问后,陈默才挺了挺身板:“报告,是体系。”

    “最近几年军区一直在裁兵,改革,机械化转型,这其中涵盖的原因很广泛,但究根结底,还是因为现代战争决定胜负因素已经变为体系。”

    “是啊,就是体系。”

    张津南仰头叹了口气,此刻的张副院长没有往常领导架子,神态中反而弥漫着回忆。

    一种被震撼且久久无法消化的回忆。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91年,湾区战争,沙漠风暴行动,老美以全新的信息一体化战争模式,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我们野战军。”

    张副院长缓缓开口。

    “拥有数千辆坦克,数百架战斗机,经历过两伊实战大规模洗礼的国家,竟然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当我们还沉浸在追逐制空权时,我们的敌人,已经具备并且完善了制息权,制空权,电磁权,乃至又衍生出来的情报权,通讯权等一系列全新的打击方式。”

    “让一场仅仅持续数10天的战争,做到了真正的体系不对等。”

    “而地面战斗,只有100个小时。”

    说到这里,不知道是错觉还是张津南情绪波动确实挺大,在场的众人,包括陈默都从张副院长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余悸。

    没错,就是心有余悸,那种通过话语讲述,都能透露出来的恐惧。

    “100个小时啊。”

    张津南声音徒然提高。

    “在这100个小时里,双方投入部队过百万,老美摧毁或缴获坦克有2000多辆,装甲车800多辆,大炮960多门,俘虏将近18万人,造成10万人死伤。”

    这个数据被公布出来,现场有些资历很老的干部,只是瞳孔一缩,并未言语。

    但也有一些资历较浅的干部,则是头皮发麻,通体冰凉,浑身汗毛都根根竖起。

    因为这个事,内部并未大范围宣扬,很多基层干部压根不知道,毕竟,知道了除了造成恐慌,没别的什么用处。

    并且这也不在普通干部的研究范围之内。

    可这并不妨碍他们知道这个数据,代表着什么。

    先不说投入多少兵力,只说俘获的这些装备,就相当于十个188战略突击师的编制。

    十个师啊。

    连四天都坚持不到,就被彻底打散,以前烈度再高的战役也没这么夸张。

    更何况,十个师还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