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

第215章 收药,辞职!【求月票!】(4/5)

>    想要杜绝自杀,只能找个平等或是次档次伊马替尼等价值的东西,但伊马替尼却是个高价产品.

    “不错了,不错了,医药费能解决也不错了。”

    刘德发很知足了。

    病人说白了其实只是没赚,并不是亏,他们现在的境地和案子没出之前一模一样。

    自杀是因为药物带来的落差感,而在案子出了后,慈善机构至少能添补一下医药费。

    说到医药费.

    “我替桥州市病患谢谢你了,还有都城的张总。”

    刘德发忽的起身,很严肃认真的敬了个礼。

    徐嚯点点头,没矫情。

    收药的同时,他联系了很多机构,但看清本质后就烦躁了换下一个,连续多次,最终联系上张牛,索性自己连夜创立一个基金会,短时间掏出几百万用急。

    这点钱中有很大部分是预支徐嚯的分红。

    可以说,现在是徐嚯花钱养着病患。

    别说敬礼了。

    要是换个人,对方要是说能解决这件事,让刘德发磕一个,刘德发也不带犹豫的。

    “没给病人扯出官方的名头吧?”

    “没,这点我们嘴很严,不能因案子导致官方出手,我们没透露。”

    “只在收药的时候,提了一嘴有人赞助慈善机构,对他们进行些许的捐赠。”

    刘德发开口道。

    “即便后续还有病人眼红,也找不上警方。”

    “做的不错。”

    徐嚯点点头。

    至于为何做到这种地步还会有病人自杀

    这就得问问为什么他们会不将期望挂在慈善机构上了。

    为什么呢?

    好难想啊!

    “他娘的,赵康临死之前还给警方留下这个烂摊子,这狗娘养的”

    李建业忽的骂了一句,但随即想到赵康的遭遇,又不免有点蛋疼起来。

    最终,只能独自生着闷气。

    赵康从个人,到走私案,再到杀人案,甚至是案件结尾。

    他都是个十分抽象的人。

    说他报仇吧,牵扯的无辜人员又要更多。

    就比如这两天自杀的,其中有人可能和赵康有关,但绝对也有无关的。

    这些就是被牵连之人。

    说他不是为了复仇而来吧.

    但又是因为个别病人而引起的。

    “一种心理学上的特殊心理而已。”

    徐嚯摇摇头,思索片刻开口道。

    “心理疾病?”李建业狐疑。

    “不,是心理效应,名为‘投射心理’,常见的有很多。”

    徐嚯想了想,说出几个例子。

    “指个体将自己的情感、冲动或者愿望归结于他人,就好像自己内心的“阴影”被投射到了别人身上。”

    “哦,我懂了。”

    刘德发恍然。

    “就像那些人生失败后,选择生个孩子。”

    “然后强烈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预想的道路,严格管理来按照愿望行走?”

    说的不是那些大众父母。

    而是极少类那种,十分强迫式的。

    强迫到每天都有固定的课时表,严格规定时间,各种压力,而非单纯口上说说。

    这种便是投射效应。

    而其中,最奇怪的则是

    “李队,你应该也见识过很多案件的凶手,其杀人手法往往和幼年经历有关吧。”

    忽的,徐嚯看向李建业。

    李建业顿了顿,随即点头。

    “这也是投射心理的一种表现方式。”

    “幼年如果遭遇到一些虐待,那在成年后,极个别人心理会呈现出一种投射心理,选择将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虐待,施加给他人。”

    “一人又一人,无穷尽也。”

    “很多案子的凶手,便是这种效应。”

    这种情况也被运用到动画中,还造出了一个名梗。

    比如1000-7。

    所以往往很多刑侦电视剧的剧情中,警察和主角看到某种杀人手法,都会判断‘凶手一定也遭遇过此类行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