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0133章:一锅端,全撸掉!小万历,外号小重八(1/4)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三月初三,皇极门下。

    常朝朝会。

    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李太后垂帘居于后。

    沈念以起居注官站于御座东南侧。

    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马自强率先出列,汇禀了本届春闱会试的整体情况。

    本届会试共产生480名进士。

    远高于隆庆五年辛未科的400名进士与万历二年丁丑科的300名进士,也是大明建国以来,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

    会试榜单将于明日贴出。

    沈懋学、汤显祖、张嗣修、吕兴周等京师名人,皆在榜上。

    此外。

    还会抽选二十名新晋进士的考卷,公示于贡院前。

    在张居正的示意下,他的二儿子张嗣修与吕调阳儿子吕兴周的考卷皆在公示之列。

    此乃阻止流言的最好方式。

    与此同时。

    礼部也开始筹备三月中的殿试内容。

    这480人将会填补很多州县官的空缺,也会让地方上很多抱怨做官难、执行新政难的官员们知晓:大明不缺人才,任何官员都没有资格挑肥拣瘦,与朝廷讲条件。

    干不了,请辞即可。

    ……

    紧接着。

    通政使司当值官员念诵了巡按御史张简的奏疏。

    百官听闻此事后,都甚是惊诧。

    他们能想到河南有官员为完成丈量田亩会剑走偏锋,使出一些拿不上台面的歪招,但没想到竟有百姓搬出太祖之《大诰》,绑缚恶吏进京告状,且巡察御史张简还助他为之。

    “此奏疏,内阁的票拟是:遣返周夫子,派遣厂卫赴河南与巡按御史张简联查假步弓之事。”

    听到“遣返”二字,很多官员都长呼一口气。

    若不遣返,朝廷便有复洪武之刑的倾向,这是官员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通政使司当值官接着道:“陛下的批复是:不予遣返,拟派遣锦衣卫接周夫子入京,陛下(朕)将亲见周夫子,亲审此案,另派钦差前往河南调查此事。”

    实际上,昨晚一队锦衣卫便出京去接周夫子了,以防他发生意外。

    听到此话。

    许多官员都不由得都瞪大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此乃少有的皇帝御批与内阁票拟不合的情况。

    另外,小万历令周夫子绑缚恶吏进京,意味着是对《大诰》之法的认可。

    此举令绝大多数官员都难以接受。

    《大诰》那是杀官的法,不是治世的法,若因此事复兴,那大明官场必将大乱。

    这一刻。

    官员们并没有出列反对,他们在等张居正驳斥小万历。

    内阁票拟被驳是很严重的事情。

    若给不出具体缘由,俨然就是在打张居正的脸,依照张居正的脾气,定然是要请辞的,且是很难劝回来的那种请辞。

    就在这时,小万历率先开了口。

    “众卿,朕亲见周夫子,亲审此案,并不等同于朕同意光复太祖《大诰》之法,此乃朕给予周夫子的特例,其冒死告状,全为百姓,朕不能凉了此类百姓的心!”

    听到小万历的解释,众臣都觉得有些苍白。

    这种特例不能开。

    并且此事当下还只是一县之事,还不值得皇帝亲查。

    官员们都觉得小万历此举有些任性,都等待着张居正训斥小万历一番。

    这时。

    最前列的张居正站了出来。

    “陛下,《大诰》之法多数已融于《大明律》中,自然没有必要复兴重启,不过陛下认为此乃给予周夫子的特例,臣无异议。”

    “臣细想之后,觉得是臣考虑不周,此事涉及新政,即使是一县之失,也是天大的事情,陛下亲见周夫子、亲查此事,臣认为并无不妥!”

    听到这番话,诸多官员都觉得不可思议。

    没想到一向严谨的张居正竟允许小万历如此任性做事。

    就在有官员即将站出来之时。

    吕调阳率先站了出来,其高声道:“臣附议!”

    “臣亦附议!”张四维也站了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