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226章 贤者不是那么好当的(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天大亮,唐国公府偏院,侯莫陈悦起身,感到有些头昏。

    李弼住在隔壁,看起来是早就起来了。

    侯莫陈悦走出了屋子,正见屋外,侯景与李弼在聊着。见他走了出来,侯景道:

    “你来的正好,今日我们去见一见长安的风光。”

    “风光?”

    侯莫陈悦问是什么,侯景却是一脸笑意。

    “你去了不就知道了么?”

    侯莫陈悦被侯景拉住了手,正往外攥着。

    “景和,你不去么?”

    李弼尴尬的笑了笑。毕竟,李弼是侯莫陈悦的姑父。

    “你们去吧!”

    侯莫陈悦被侯景拉着离开了,李弼有些无聊,想起了府外的那座演武场,此刻应该是有兵士在演练,心中生了兴趣。

    还没有出门,便碰到了李爽。

    “景和,你这是要去哪?”

    “昨日来时,末将见演武场上兵将演武,今日正欲去观望一二。”

    “如此,甚巧,景和就与我一起去吧!”

    “却之不恭!”

    要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大功业,自然要有精兵悍将。

    李弼自身就是一名冲锋陷阵勇猛无双的猛将。自然,对于这天下间的精兵悍将,更是有着很深的研究。

    南梁与北魏的军队构成有很大的不同。南梁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水军,而在北魏,所谓的水军不是作战用的,而是运顺物资、兵员的后勤单位。

    南梁重水军,因为南方水道纵横,且没有大规模养殖战马的草场。北魏重骑兵,因为北魏掌控着许多的马场,而北方恰恰适合骑兵发挥。

    因此,南北两朝,在各自熟悉的领域拉锯着,谁也胜不了谁。

    两百多年来,除了宋武帝刘裕,没有南朝的军队能够在骑兵纵横的北方,将北朝的骑军打得大败。

    六镇之兵,恰恰便是北魏军事体系下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弼见过很多精兵,犹以六镇兵为最。六镇兵的配合、组织度与战力,要超过了北朝绝大多数军队。

    可如今,李弼又看到了另一支精锐的军队。

    关中府兵!

    李弼对军队的战法很有研究,一看便知道了,演武场上的府兵用的都是步兵的战法。

    李弼有些疑惑,关中又不缺马,李爽为何要训练一支步兵?

    他问了出来,李爽对此的回答很简单。

    省钱、没必要!

    重步兵就算再花钱,可也没有骑兵花得多。

    毕竟,战马是活物,除了训练成本高昂,每日还要进食粮草,一匹马每日消耗抵得上五个人的消耗。

    防守关中的关键,从来都是守好四塞。

    一旦有警,关中地区的兵力可以通过水运,快速到达前线。

    “若是唐国公有一日要出关作战,单靠这些府兵够么?”

    所谓交浅言深,乃是大忌。李弼问了出来,更多的是带着一股好奇。

    李爽一笑。

    “如此的程度,还不够!”

    关中十二军府之兵,战力高低不一,要想靠着这支军队出关作战,短时间内还做不到。

    平定天下,光靠着一支精锐的骑兵是远远不够的。后面,还必须要跟着一支强大的步兵。

    李弼听了,若有所思,不知不觉已然跟随李爽到了演武场。

    演武场上,彭乐光着膀子,露出了一身强劲的肌肉,拿着一把陌刀,正在一众士兵的观看下展示刀法。

    见李爽来了,彭乐收了刀,行了一礼。

    “见过主公!”

    李爽挥了挥手,指着李弼,道:

    “此乃李景和,亦是天下闻名的骁勇之将!”

    听到李爽这么说,彭乐一下子就不乐意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如此,不知道景和可否与我较量一番。”

    李爽看向了李弼,对方最初是不想要答应的。毕竟,这是彭乐的主场,输赢都不好看。可耐不住彭乐出言相讥,李弼也动了火气。

    两人披着甲,拿着陌刀,在演武场上,较量了一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