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256章 大王是懂得节省的(2/2)

  “如此,该如何?”

    “武都虽好,终究是人家的地盘,不如退回阴平吧,只有大野爽的刀真的架在梁人的脖子上,他们知道疼了,才会反过来求我们!”

    杨法琛听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见众人思退,顺水推舟道:

    “就如此吧!”

    ——

    长安。

    “大王,这是武兴王感谢大王助他复国,送来的贡品。”

    李爽看了一眼面前上千匹精美的绢布,挥了挥手,让人将这些东西入库。

    “汉中那边情况如何了?”

    侯景跟在李爽身后,陪他在池塘边钓鱼。听到这个问题,回道:

    “杨法琛离开之后,梁军又加派了一千兵马驻守在了阳平关。除此之外,蜀中还有调兵的迹象。”

    李爽听完,微微一笑。

    “韦放不愧是梁国的大将啊,还真是稳当!”

    过去几十年,北魏和南梁曾经为了汉中的归属大打出手。

    当年南梁的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汉中归顺北魏,从而引来了北魏和南梁两国的混战。最终,北魏占据了汉中,更影响到了蜀地,使得南梁的益州防御体系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六镇起事之后,关中大乱。

    梁军趁机北上,疯狂的收割着混乱的果实。李爽在关中的一番作为,让一众胡人深为愤恨,汉中也被梁军占据。

    “我既不想要派太多的兵马花太多的军费,可又想要占下汉中,该如何?”

    侯景一听,点了点头。

    “臣明白了,这就派人去汉中,搞乱他们!”

    ——

    南郑。

    韦放听着王僧辩的话,皱着眉头。作为名将韦睿之子,自身也是一代大将,韦放能得将士死力。可有些东西,他也无法改变。

    比如,士兵的思乡之情。

    “子午谷一战,我军损失惨重,兄弟们退回汉中之后,甚是思念家乡。久之,恐生怨恨。”

    王僧辩的话不无道理,可韦放也没有办法。

    当地的士兵多是北魏那边投来的,信不过啊!

    “我已上书陛下,从成都调兵,轮换这支荆襄兵,可还需时日。”

    听到了这话,王僧辩不禁感叹。

    “若是我军能取得长安,占下关中,必能名垂千古,当年宋武帝之功业也不过如此啊!”

    ……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