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轰动。
普通观众感触不深,他们这些从业人员,都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必须要搞。不然的话,跟不上时代了。”
路知远认真的点了点头。
现在这个时间点,国内大概只有30块IMAX银幕。
3D影厅也没有普及。
但是,等《阿凡达》上映之后,将会驱动数字化银幕。
2010年一整年,新增1500多块银幕,90%都是数字影厅。
其中30%可以支持3D放映!
享受过3D沉浸式观影体验,再次去看那种普通的2D电影,说真的,会有很大的落差。
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3D电影的票价比较贵,更容易刷出票房成绩!
路知远将自己的想法,跟陈凯戈说了一遍。
“小路,真知灼见。你看的很远。不过,3D电影,国内没有人拍过,拍摄团队,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
“你不怕出问题?”
谁不想拍《阿凡达》这种超级大片?
资金是一回事。
技术也是一回事。
光有钱没有用啊,技术团队找不到,那不还是抓瞎?
在另外一个时空,国内第一部3D数字电影,还要等到2012年的《画皮2》。
“总要有人第一个吃螃蟹的。现在,所有人都看着我,想知道我下一部电影怎么搞?”
“我要是缩回来,搞一个普普通通的2D,大家一定很失望。”
“既然总要有人站出来拍3D大片,为什么不能是我?”
华人导演第一个拍3D大片,毫无疑问,绝对是在创造历史!
如果再拿下一个票房第一,两个权重加持在一起,路知远就不信了,残废系统还能再坑自己一回。
历史最佳在等着自己。
全世界历史最佳,自己暂时做不到,先定下一个小目标,成为华人导演当中的历史最佳!
前面也没几个人物了。
老谋子,吴雨森,李桉,陈凯戈?……老陈,差不多可以划掉了。目前也就三个了。
“小路,好魄力!”
路知远确实年轻气盛,但这样有力的发言,当仁不让的霸气姿态,也让陈凯戈感觉到热血沸腾。
“对了,小路,既然要拍3D电影。你新项目的拍摄团队,是准备自己带,还是从好莱坞那边找一只雇佣军?”
大导演都有自己的御用摄影师。
路知远这家伙,拍《心迷宫》的时候,还得自己亲自上的,偶尔让忻玉坤掌镜。
等到拍《升级》的时候,他的拍摄队伍,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
尤其是在涠洲岛那一场,带了8个摄影师!
如今,涠洲岛那一个场面,在互联网上,简直封神了。
因为,那种光影流转的效果,那种狂风暴雨的末日景象,还有末日景象当中透露出来的一丝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暖橙色。
这是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象。
别人就算跑去涠洲岛,等上10年,也不一定能够拍到这种场面。
这就是神迹。
不少好事者,将电影里面的这一场景,解读为《耶稣基督受难日》。
正是有了耶稣基督受难日,才有三个月之后,ai之神的降临,ai神教的诞生。
跟着路知远拍了这个场面之后,那8个摄影师,也被誉为ai神教旗下的八大金刚!
毕竟,他们亲眼见证了神迹的诞生。
不过,那是网友吹的,陈凯戈才不信。
任何新技术想要掌握,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更不用说,此前国内从来没有尝试过的3D数字拍摄。
“陈导,现在3D拍摄技术,已经有了不少突破。”
“卡梅隆在拍摄《阿凡达》的时候,搞出了一种轻量化的3D摄影机,可以模仿人眼视差原理,通过双镜头拍摄,还原出真实场景的立体影像。”
“这种拍摄方式,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解决了传统3D摄影机笨重,对焦困难的问题。可以实现手持拍摄和复杂运镜,比如空中追逐戏。”
《阿凡达》的拍摄难度之一,就是里面的主人公,需要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