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画舫绕湖一周,景宁帝游兴已足,方起驾回了江宁织造府。
……
……
又翌日,四月初四。
江宁依然晴空万里。
景宁帝今日欲览钟山胜景。
圣驾出了江宁织造府,往城东钟山而去。
依然是忠顺亲王、袁晳、雷孝臣、甄应嘉、陈弼纳、唐吉纳、贾雨村及姜念等人随侍。
钟山乃金陵第一名胜,山势巍峨,林木葱郁。山中有明孝陵、灵谷寺等古迹,又有紫霞湖点缀其间。
圣驾至山脚,早已备好肩舆。
景宁帝却摆手道:“朕虽年迈,登这几级台阶还不成问题。”说着便要步行上山。
甄应嘉忙劝道:“太上皇万金之躯,岂可……”
“无妨。”景宁帝笑道,“当年朕连太行山都爬得,何况这小丘?”
众人不敢再劝,只得簇拥着景宁帝拾级而上。
山道两旁古木参天,鸟语花香。
行至半山腰,有一处凉亭,匾额上书“观云”二字。
景宁帝驻足歇息,凭栏远眺,但见江宁城郭尽收眼底,秦淮河如一条玉带蜿蜒其间。
“好景致!”景宁帝叹道,“难怪当年诸葛亮要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
袁晳接话道:“孙臣记得,李太白也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句咏此。”
景宁帝颔首微笑,忽瞥见贾雨村,想起昨日贾雨村作的诗,便对贾雨村笑问:“贾雨村,你可能即兴作一首诗来咏这钟山?”
贾雨村忙道:“微臣昨日已斗胆作了一首,今日实不敢再作。不过,微臣适才倒是得了一副对联。”
景宁帝笑道:“是何对联?说来听听。”
贾雨村便朗声诵道:“春山如笑迎銮驾,古木含情护圣踪。”
景宁帝满意地点了下头,心中暗赞这贾雨村。
歇息片刻,圣驾继续上行。
至山顶,极目远眺,但见长江如练,金陵如画,一派壮丽景象。
众人静立山顶,任山风拂面,各怀心思。
游罢钟山,景宁帝圣驾又至玄武湖。
玄武湖的湖面,比起莫愁湖,更要开阔多了,碧波千顷,中有五洲星罗棋布。
龙舟绕湖一周,景宁帝摆驾回江宁织造府。
……
……
四月初五,依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景宁帝欲往燕子矶观江。
随侍之人依然包括了忠顺亲王、袁晳、雷孝臣、甄应嘉、陈弼纳、唐吉纳、贾雨村及姜念。
圣驾出了江宁织造府,朝城北观音门外而去。
燕子矶乃长江三大名矶之首,三面临空,形似飞燕展翅。矶头峭壁千仞,俯瞰万里长江。“燕矶夕照”之景,更是引得无数文人墨客题咏。
圣驾至矶下,虽已备好软轿,景宁帝却不愿坐轿,步行而上。
众人簇拥着景宁帝拾级而上,两旁古木森森,时有猿啼鸟鸣。
登至矶顶,极目远眺,见长江如练,舟楫如蚁,一派壮阔景象。
“好景致!”景宁帝叹道,“难怪当年李白要说‘登高壮观天地间’。”
游罢燕子矶,景宁帝又游栖霞山。
栖霞山位于江宁城东北郊,燕子矶的东边,以深秋红叶和佛教文化闻名。
山势逶迤,层峦迭翠。
山中古刹栖霞寺,乃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千佛岩上石窟造像,更是江南罕见。“栖霞胜境”名动天下,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下墨宝。
圣驾至山脚,景宁帝又不登早已备好的步辇,又要步行,道:“礼佛贵在心诚,岂可坐轿上山?”
山道两旁古木参天,时有钟磬之声从山顶传来,更添几分禅意。
将至山门,听闻一阵梵呗之声传来,清越悠扬。
入得山门,方丈早已率众僧迎候。
景宁帝在佛前上香,又观览了千佛岩石窟,但见千尊佛像,或坐或立,宝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景宁帝在最大的一尊佛像前驻足良久,似有所悟。
……
……
景宁帝自四月初二驾临江宁,一连三日皆是日丽风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