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35章 拉珠立大功(2/3)

,对孟买从来不报什么期望。但如果有了挣脱的机会,他们也会奋不顾身,就像飞蛾扑火。

    苏尔电器厂后面的贫民窟都成了他们的奢望,那里对比原工厂的方寸之地无异于豪宅。

    听说那块地是苏尔医生主动争取来的,不向工人收一分一毫的租金。

    苏尔医生果然是个好人,全孟买人都知道。

    面对汹涌而来的游民,新招聘来的人事部大学生手忙脚乱。

    最后还是生产主管阿尼斯出面,才维持了秩序。

    他列出了数条招聘条件,读过书的、有经验的、听话的粗粗一筛选就打发走了大部分人。

    孟买的人口太多了,穷人也太多了。你没法同情,只能像赶老鼠一样,把他们撵走。

    至于办公室里的这些,他们都是外邦来的经销商。

    电视广告的效果立竿见影,苏尔电器的名声不再局限于马邦和古吉拉特邦等这边地区。

    它开始向内陆邦渗透,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最先找上门来。

    “苏尔先生,您的工厂不应该建在孟买,而应该在昌迪加尔。”一个旁遮普商人看起起来颇为遗憾。

    “孟买是印度的商业中心。”罗恩笑了笑,示意拉珠上茶。

    “但水空调这么棒的产品,只有在旁遮普才能大展身手。那儿气候干燥,有大片的沙漠。

    很多人夜里睡觉的时候,甚至会火大的流鼻血。他们会为水空调疯狂的,一定会争相抢购。”

    罗恩知道这个旁遮普商人说的是实话,水空调这种产品很适合干燥的内陆地区。

    孟买每年6月份开始会有长达三四个月的雨季,那时候天气会变得又闷又热。

    水空调完全没有用武之地,甚至会成为潮湿空气的帮凶。

    但没法,就像他说的,孟买才是印度的商业中心。

    这里有最开放的氛围,最好的政策,最稳定的供电,最廉价的劳动力。

    换到北印度其他邦,别说市场问题,就连工厂都开不起来。

    那里白天大多数时间都停电,晚上来电两小时。这对工厂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孟买离旁遮普邦太远了,光是运费就需要一大笔。”那个商人叫苦连连。

    “我可以走海路把货运到古吉拉特邦的港口,剩下的路程你们自己解决。”

    “没问题!这样可就太好了!”商人大喜,这省去了他好几百公里的运费。

    又送走了一个客人后,罗恩疲惫的叹了口气,他现在幸福的烦恼着。

    在广告播出之前,苏尔电器的订单只够工厂运转大半个月。

    短短一周后,形形势逆转,他的办公桌上再次塞满了订单。

    具体数量还没整理出来,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苏尔电器厂算是彻底走上了正轨。

    只要后面生产、销售、技术跟上,它会慢慢发展壮大,成为电器行业里的一号“人物”。

    拉珠很贴心的托住他脑袋,然后慢慢揉捏。

    她知道罗恩喜欢这样,他会很放松。

    “拉珠.”

    “嗯?”

    “你说苏尔电器是不是应该在北印度再建一座工厂?”

    “那会花很多钱吧。”

    “是啊”罗恩叹了口气。

    上个月的600万卢比刚装进口袋,现在第四条生产线又开始动工,再建一座工厂的话太吃力了。

    后面的设备、人员、原材料,少说要投入300万卢比,扣扣减减钱又少了一半。

    “拉珠,雨季天太热怎么办?”罗恩闭目思考。

    “用电风扇啊。”

    “电风扇?”罗恩睁开眼睛。

    “大多数人都能负担的起,总比硬熬要好。”

    说的没错,便宜才是王道。既然孟买的雨季不适合水空调,那干脆就做普通电风扇好了。

    苏尔电器现在有三条生产线,每天的产能接近小两千,短时间内并没有迫切的提升需求。

    正在建造的第四条线,可以先用来生产普通风扇,这正好可以弥补苏尔电器在雨季的空白。

    他和新加坡那里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凭借价格优势,完全可以进军普通风扇市场。

    从“高科技”的水空调,降为平平无奇的普通风扇,逼格似乎有些掉了。

    赚钱嘛,不寒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