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70章 等级之城(2/3)

激发出来。

    电风扇、水空调这些电器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还想进军电视机市场。

    93年啊,印度的经济政策刚放开两年,各行各业就有蓬勃发展的趋势。

    随着自由化市场的成熟,后面必然会让经济进入繁荣期,这就意味着中产会越来越多。

    印度人和天朝人不同,他们消费观更贴近西方,也就是享乐主义。

    尤其是孟买,这里的人对基本需求和奢侈品的概念完全是颠倒的。

    乔格什瓦里的贫民窟几乎家家户户都拉了电,简陋的窝棚上丛生着蜘蛛网般的电线。

    中产阶级则户户有摩托车甚至汽车,孟买人吃得好,即便是贫民窟的人也不会在吃上面委屈自己。

    这和贫富无关,真正的奢侈品是自来水、干净的卫生间、顺畅的交通以及适合人居住的房屋。

    罗恩已经几乎可以想象,当人们手里有了钱之后,必然会寻求精神上的娱乐。

    那时候电视机就会是不二选择,谁不想在当了一天的牛马后,舒舒服服回到家里看上一会儿板球赛呢。

    可惜印度在技术方面全方位的落后,到现在都没有一家本土电视机品牌商。

    孟买、新德里这些大城市家庭的电视机,全是进口货,价格昂贵,中产家庭也要望而却步。

    罗恩想搞电视机品牌,当然没异想天开到自己研发。

    自己几斤几两他太清楚了,他也没想凭一己之力推动印度的技术革新。

    闲的慌?

    三哥的技术水平落后,关他鸟事。

    罗恩想搞的无非还是贴牌组装那一套,最快的捷径就是买技术!

    直接买一条电视机生产线,核心原材料还是进口,其他尽可能用国产代替。

    慢慢来,产品糙点没关系,反正印度人也不讲究。

    这一片蓝海市场总不能拱手让给外资品牌吧,与其让外人赚钱,还不如自己来。

    他已经在打听这方面的资讯,就是电视机生产线的价格高的吓人。

    愿意出口成套生产线的厂商,不是来自棒子,就是来自小日子。

    偏偏他们狮子大开口,上来报价就是200万美元,还是黑白电视机。

    罗恩不用猜也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价格,背地里指不定还有什么陷阱在等着呢。

    他们或许也根本没有出售的诚意,故意以高出市场几倍的价格,来变相拒绝。

    印度刚刚开放政策,国外的品牌都对这里的市场垂涎不已。

    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本土品牌崛起,来充当他们的竞争对手。

    这件事有点难搞,罗恩准备徐徐图之。

    想要买电视机生产线,他手里的外汇也不太够。

    算上以前的积蓄,还有阿南德他们这次跑了趟巴西的收入,加起来差不多75万美元。

    不上不下,难受。

    苏尔电器也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左右市场,不足以左右政府的政策。

    现在并购巴尼亚工厂,就是罗恩强大自身的第一步。

    不仅消灭了竞争对手,还让苏尔电器的产能更上一个台阶,一举两得。

    这八十亩的地皮也算是一笔资产,虽然它和政府签订的是租赁合同。

    感谢《租赁法》,它的实施对象也涵盖商业用房和工业用地。

    因此罗恩只需支付微薄的租金,便能无限期使用孟买中心的这块地。

    只要他不搬走,那这块地就完全属于他,甚至可以继承给自己的子孙。

    离谱吗?一点也不!

    看看南孟买,这座城市最富裕的阶层就住在马拉巴尔山受《租赁法》保护的一栋栋别墅里。

    而这些豪宅是他们,从当年作为租客的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几十年前孟买豪宅的租金是几百卢比,现在还是。

    据说在这种畸形市场下,还有一种所谓“贿金体系”。

    房东会贿赂租客,让他搬出受《租赁法》保护的房屋。

    为维护对自己房产的正当权益,他们反要向本不相干的租客付一大笔钱。

    这才叫离谱,富人住别墅却几乎不花钱,穷人搭一间贫民窟小屋反而要准备两千卢比的材料费。

    孟买,是一座等级之城。

    它打击新移民、年轻人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