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261章 密谋(2/3)

  无论是从做工、质量、还是价格上,他们的电视机都一败涂地。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加快了和东芝的合作进度。

    杜特已经打听过,苏尔电视的核心部件也是进口,并非报纸上说的全套技术引进。

    他很好奇对方是怎么把价格做到这么低的,难不成那些狡猾的日本人大发慈悲?

    杜特更倾向于苏尔电器是在打价格战,以极低的售价先抢下市场。等到对手都趴下后,再慢慢收割。

    说白了就是先烧钱培养市场,在低价面前Onida和Videocon这样的贴牌商毫无优势。

    杜特本来不以为意,甚至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对待苏尔电器的折腾。

    没有完全掌握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打价格战就是找死。

    进口的核心零件稍微波动下价格,苏尔电器就可能撑不下去。

    但苏尔电器的捷报,打破了杜特的幻想。

    烧钱不是这么烧的,五万台啊,得扔进去多少卢比?

    杜特想要引进东芝全套技术的决心更强烈了,只有掌握所有的核心环节,Videocon才有资格参与这场角逐。

    不过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能任由苏尔电器继续扩张下去。

    Videocon需要时间,与东芝的合作,最乐观的情况,也是明年才能落实核心零件的自产。

    想到这里,杜特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最近怎么样,昌达尼?”

    “杜特?”

    “不必惊讶,Onida和Videocon虽然是竞争对手,但这不妨碍我们的友谊。”

    “好吧,你有什么事?”昌达尼是Onida的老板。

    “那篇报道看了吗?我是说苏尔电视机。”

    “yaar~”昌达尼不动声色。

    “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它来势汹汹。”

    “你想说什么?”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没人能做到四千卢比,在这个市场上谁都不行。”

    “你有什么建议?”昌达尼其实不是很急。

    因为Onida已经和日本的JVC的达成合作协议,他们也将会引进对方全套的生产线。

    就是杜特梦寐以求的自主化生产,昌达尼在背地里早就领先一步,甚至从日本运往印度的货轮已经启航。

    最多三个月,Onida就会组建自己的生产线,到时候昌达尼有信心把当前的生产成本削掉三成以上。

    几个月的时间,Onida完全等得起。它的市场份额本就比Videocon大,占据的还是高端市场。

    是的,Onida即将引进的是彩电生产线,黑白电视机在公司的利润占比并不高。

    苏尔电视机看似来势汹汹,其实对Onida影响有限。他们的产品丰富多样,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应有尽有。

    杜特有些不满昌达尼敷衍的态度,但还是耐着性子劝导。

    “苏尔电器的东西太便宜了,也发展的太快,他们迟早会进军高端市场。”

    “我知道,所以你想说什么?”

    “不能让他们走的太顺,我们最好见个面,然后慢慢谈。”

    “可以。”昌达尼答应下来。

    “蓝宝石怎么样?那里很不错,你会喜欢的。”

    “噢,”昌达尼挑了挑眉,“我听说过那儿。”

    “那就这么定了,晚上见。”杜特挂断电话。

    孟买是一座燥热之城,不管你身处哪个阶层,都离不开欢愉的作伴。

    酒吧、舞厅、夜总会这种地方,从不缺乏大人物的光临。

    人们习惯在灯红酒绿下,三言两语的达成交易。狂欢、躁动的气氛,有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

    蓝宝石现在已经俨然成了南孟买最受欢迎的娱乐场,那里的舞女质量高的出奇,几乎没哪个印度男人能抵挡。

    偏偏蓝宝石不拉皮条,舞女们是否愿意陪客人出去,全凭她们自己的意愿。

    于是很多大人物为了一亲芳泽,不惜使出种种讨好的手段,只为获得某位舞女的青睐。

    它和皇宫是两个极端,一个提供极致的服务,一个反过来让客人围绕姑娘们转。

    各有各的情绪价值,全看你喜欢哪种。

    杜特已经四十几岁,孟买的红灯区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