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3/3)

阳的将来,还得大家同心协力。屯驻回溪坂四千二百众,我意将其编为一部,军号‘忠武’,杜公可否屈就忠武军副督一职?”

    “固所愿也。”杜尹很快调整了心态,躬身一礼,道。

    邵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我闻宜阳县衙诸吏,多有不堪驱使者。出征之前,请教潘令,打算汰换一些人。实不相瞒,这些人多为我门生,将来下乡办事,还望杜公行个方便,可否?”

    “好……”杜尹麻木地应下了。

    鲁阳县公这是一口把宜阳吞下了。

    若说以前只有县令潘思倾向于他,但出县城十里,诸事还是坞堡帅们做主的话,现在却不一样了。

    比如,鲁阳县公的门生当了宜阳县兵曹掾,到各坞堡征兵,伱给不给?

    方才都答应他“行个方便”了,将来再反悔,真当人家不会发飙么?

    邵勋闻言,哈哈一笑,道:“今日见得宜阳诸英才,喜甚。金门坞我是地主,岂能不备酒席?谁都别走,不醉不归。”

    唐剑听完这句话,不用邵勋吩咐,已经派亲兵去准备了。

    宜阳县非常重要,本来户口就非常殷实。战乱一起,很多百姓跑来这边避难。这一个县的人口,可能就不比其他五个县加起来少。

    班师的路上,都督曾提起与垣府君商议好了,将湖、陕、弘农三县残存的人迁移过来——如果安置不下,就往广成泽疏散。

    就连垣府君本人,心思也动摇了。

    其家人即将迁往梁县。

    一旦事有不谐,就带人避往南边的朱阳(北魏朱阳郡、唐代朱阳县,今朱阳镇),再定下一步行止。

    生死之际,没人是傻子。

    实在不行,直接把部队拉走,投靠邵公了。

    人家不是不敢这么做,只是不舍得丢掉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守官位罢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