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2/3)

新卒招募回来就去。”

    “带着大军去?又要打仗?”

    “难免的事。”

    “是打石勒么?”

    邵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很清楚,羊献容与乐岚姬、卢薰不一样。后两位不是不懂政治,事实上出身大家族的她们不可能一点不懂,但她俩对此不太关心倒是真的。

    羊献容不一样。

    她挺有理政天赋的。难得的是,对此也很有兴趣。

    她名下的垛田,目前已开辟到二百余顷,由来自河内、河南二郡的千余户流民耕种,管理得井井有条。

    能合理用人,管理千余户百姓,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尝试着管理几千户乃至上万户百姓。

    天下大事,最核心的无非是用人治民罢了。

    不能把她当傻女人看待。

    虽然她有时候会犯傻,但那只是因为她愿意犯傻罢了。

    “不一定是打石勒。”邵勋说道:“也可能是其他人。”

    石勒这厮,看样子没有在河南立足的打算,他还是对河北更感兴趣。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刘渊对外系杂牌还是有一定制约的。

    他委任的冀州刺史是实力相对弱小,兵众不超过一万的石超,而不是号称步骑十万的石勒。

    王弥虽然屡战屡败,但荣宠不衰。

    匈奴不但将俘虏的前并州官军、洛阳禁军交给他,为他整训部伍,还给了不少缴获的器械,可以说非常够意思了。

    之所以这般,不外乎平衡二字。

    王弥、王桑、赵固、石超四将,都以步兵为主,但石勒步骑皆有,实力远远超过其余四人,不制衡是不可能的。

    就石勒本心而言,他肯定更愿意在河北发展。因此,即便刘汉朝廷令他南下,也不一定持久,多半偷鸡一把就跑回河北。想抓住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要闹出太大的乱子,这对你名声不好。”羊献容听到不一定是对付石勒后,便猜到邵勋多半是去豫州耀武扬威了,立刻提醒道。

    “长秋真是贤内助。”邵勋感慨道。

    “那伱还不娶我为妻?”羊献容白了他一眼,道:“昨晚也不知道谁那么猴急,连君臣之礼都顾不上了,就知道折腾。”

    邵勋打了個哈哈,没正面回答她的话。

    羊献容也不以为意,来日方长,不着急。

    ******

    正月二十三,邵勋又去了广成泽诸屯田营地,给屯丁们发赏赐:一人两个胡饼。

    来自青、徐、兖、豫、冀、并诸州的屯丁们大感意外,顿时欢呼不已。

    随后,负责屯田事务的大农褚翜宣布,从广成泽诸营屯丁中挑选千余人,补入鲁阳屯田军中,使得后者的规模达到七千左右。

    名字都叫屯田军,但内里则大不一样。

    鲁阳屯田军自种自收,自食其力,侯府不但不问他们索要粮食,相反还会补贴少许,支持他们的训练开销。

    这支部队是银枪军、牙门军的“共用辅兵”,有时候甚至还要给朝廷配属过来的骑兵打下手,伺候他们吃饭休息。

    他们是邵氏军政集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这支部队在鲁阳县也是一霸。

    当地的土人与他们这些外来者有不小的矛盾,毕竟土地资源就那么多,但因为邵氏集团的强势,以及鲁阳屯田军的抱团性,他们还镇得住场子。

    久而久之,鲁阳人勉强接受了他们的存在。

    鲁阳屯田军已经结婚成家的一千八百余名士卒中,差不多一半人娶的是鲁阳本地女子,另外一半则娶的南下流民女眷。

    屯田军既然冠以“军”名,自然是以军法管制。

    屯兵们在驻地附近耕作、训练,家属在军营旁边安家。如果需要转移,男女老少一起走,有点类似唐宋时期的外戍军士了——随军家属在驻地旁边安家、种地,移驻他处时,土地由朝廷收回,到新驻地时再给家属分发新的土地。

    鲁阳屯田军耕作的土地也不是充话费送的。

    一部分来自开荒所得,一部分则从当地豪强、士人手里夺取。

    乱世之中,没有温良恭俭,只有赤裸裸的暴力。

    广成泽诸营屯丁们是知道鲁阳屯田军的存在的,事实上这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不可能不关心。

    能被选入鲁阳屯田军的,都被视为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