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2/3)

 袁滂之子袁涣先投袁术,再投曹操,混得还行。

    袁涣之子袁准在武帝时期任给事中,准子袁冲曾为光禄勋,现在已丢官在家。

    袁氏到现在虽然混得还行,但颓势已然显现。

    这一代,袁冲的堂姐(伯父袁侃之女)嫁给了羽林右监荀頵(荀彧曾孙),生子荀崧。

    但荀氏家族大着呢,远近亲疏地位截然不同,荀彧这一支过得并不怎么样。

    袁氏、荀氏这次老钱家族的联姻,只能说是互相抱团取暖罢了。

    待到袁氏下一代,怕不是只能沦落到与谢氏以及隔壁的殷氏联姻了。

    “袁公有礼了。”邵勋举着酒碗,道:“来时路上,在袁公府上小憩,但见苗稼滋润,牛驴皆肥。他日定要向袁公请教。”

    “好说,好说。”袁冲资历老,但并不摆架子,在风云诡谲的朝堂政争中败下阵来的他现在十分明白武力的重要性,只听他说道:“吾家还有茶树,刚刚采摘,君侯若有暇,或可移步品尝一番。”

    “哦?河南亦产茶?”邵勋讶然道。

    “休说河南了,便是关中亦产茶。”袁冲笑道:“每年二月种茶,每坑种六七十颗子。三年后,每棵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棵,计收茶一百二十斤。”

    “看来袁公精于此道。”邵勋肃然起敬。

    对谈玄的人,他一向不怎么感冒。但袁冲这种对茶树种植、产量门清的人,却值得他尊敬,最喜欢这种脚踏实地的人了。

    “赋闲在家,垂垂老矣,也就这点喜好了。”袁冲自嘲一笑,说道。

    “袁公正值盛年,缘何言老?”邵勋故作不悦,道:“待到此间事了,定与袁公好好亲近亲近。”

    袁冲心下暗喜,但脸上却是一片云淡风轻,道:“陈侯名满洛阳,正要请教一番。”

    “好,就这么说定了。”邵勋遥举酒碗,一饮而尽。

    袁冲亦一饮而尽。

    不管多么看不起新贵暴发户,在家族颓势尽显、日渐衰败的情况下,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

    老钱家族也难啊。

    今日这般扭扭捏捏与陈侯相交,落在其他士人眼中,说不定就要被嘲笑了。

    袁冲仿佛已经听到有些人背地里议论袁家不要脸,攀附新贵,还是个没出身的武夫新贵。

    思及此处,脸已有些红。还好饮了酒,别人看不出来,不然真是没脸待在此处了。

    “素闻阳夏何氏乃开国元勋之后,今日缘何未见何氏俊异?”与袁冲饮完酒后,邵勋扫了一圈,惊讶问道。

    酒宴上为之一静,没人说话。

    阳夏何氏乃国朝高门贵第,何曾是开国时仅有的几个封公的人之一。

    子孙奢靡无度,不可一世,“日食万钱”乃至“日食二万钱”,令人咋舌。

    去年,东海王司马越回京后,在天子面前抓走了何绥,杀之。

    何绥之兄何嵩,为弟弟收尸后,曾经痛哭,前阵子病逝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绥弟何机,性子矜傲,曾经凌辱门第较低的阳夏谢氏,令谢鲲等人上门拜谒。别人劝诫,他根本不听,嚣张得很。

    机弟羡,既骄且吝,陵驾人物,做官做得天怒人怨,在老家阳夏也搞得到处是仇人。

    这样一个家族,纯纯阳夏一霸,又怎么可能看得起邵勋,又怎么可能听他的号令?

    卢志咳嗽了一下,道:“君侯,仆在项县,曾有人检举何氏不法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卢志身上。

    这人是真的狠啊!

    听闻在邺府之时,搞死陆机兄弟就有他一份。这会到了豫州,又想弄死何氏兄弟?

    邵勋没有说话,食指在案几上轻敲着。

    陈郡五县,除了阳夏何、袁、谢三个世家外,就没什么正儿八经的士族了。

    这也是他打算把陈郡经营成基本盘的主要原因。

    东行以来,颍川诸族皆服,更是死了颍阳亭侯荀显。

    没想到啊没想到,荀显之死还不足以警示众人么?

    不,其实已经让不少人害怕了。

    至少,陈郡袁氏在刻意讨好他。

    谢氏表面端着架子,实则慌得一比,因为谢裒来了。

    何氏在作死么?只能说,蠢无药医也。

    “查!一查到底,谁都不准包庇!”邵勋下定了决心,道:“若有谁知道何氏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