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十七章 鬼话(2/3)

天了。

    这是正常的,即便一人双马,奔袭速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下降。毕竟疲劳是会累积的,一晚上的休整并不足以缓解全部。

    二十二日下午,全军抵达顿丘县南,照例休整。

    在野外游弋的匈奴骑兵渐渐多了起来,最大一股已至两千骑,并且开始靠近骚扰。

    邵勋令府兵下马结阵,用弩机驱散贼骑,随后令凉州大马直接冲阵,乌桓轻骑左右包抄,将贼人冲了个七零八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其实,匈奴轻骑速度飞快,并没有死多少人,但在发现这股晋军步骑结合,战力强悍之后,知道没什么机会,于是很快散去。

    这支人数在一万以上的晋军,他们搞不定,得让大胡亲自来。

    傍晚时分,邵勋带着庾亮,来到了顿丘东南一处坞堡外。

    “元规,你怎么来了?”坞堡帅李寿出来后,见得庾亮,大惊失色。

    “随陈公征战而来。”庾亮行了一礼,说道。

    庾亮有一妻二妾,正妻荀氏,二妾分别出身汲郡尚氏、顿丘李氏,都是当地的中小士族。

    顿丘李氏主脉已经随太守乐谟南渡,至南顿、新蔡安置,但也有人留了下来,比如李寿。

    “莫不是攻伐河北?”李寿惊疑不定地看了眼远处那位驻马高坡的大将,问道。

    “此事不便多说,今只求些食水,换乘马骡。”庾亮说道。

    李寿迟疑了一会。

    庾亮有些焦急,道:“公休要迟疑,将来打回河北,自有你的好处。”

    李寿沉默了一会,遣人回坞堡。

    半晌之后,一群人拉着车,经吊桥出城。

    车上装了不少“粮食”,庾亮一看,却是糠麸、秕谷。

    这不是给人吃的。糠麸、秕谷混些盐水,正合喂马。

    “厨中在做蒸饼,稍待片刻便能送来。”李寿说道。

    说完,叹了口气,神色间有些彷徨。

    他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但做都做下了,又能怎样?

    他看向那位大将,此人正对远方指指点点。

    而随着他的指点,时不时奔出一股骑兵,消失在地平线上。

    指点完后,又让人搜罗了一些马匹,送来坞堡。

    李寿瞟了一眼,大部分都是马蹄开裂,未及修剪的那种,便放心收下了,然后换了少许马儿驴骡给他们,维持其机动性。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蒸饼被一筐一筐提了出来……

    ******

    东平国范县郊野,苟晞拿着一柄大锤,将司马越的墓碑砸成数截。

    砸完之后,心中舒爽了许多。

    跑得太狼狈,什么都没来得及收拾,妻子家人全陷在青州了,这让他很是恼火。

    喘着粗气坐下后,接过幕僚递来的信件,粗粗一扫,冷笑连连。

    “……公早列勋籍,多献嘉谋。大河南北,百战功成。战胜而威震三军,欢呼而声驰六郡……公秉山河之灵,受乾坤之气,实为社稷之镇、邦国之屏。仆与公神交已久,今愿献资粮十万、甲仗数千、战马五百,以壮军需。”

    “……青州之地,枭豺窃据,滋扰河南,余心未安。今北有匈奴,南有乱民,兼有督漕重任,不克分身。公可以东平、济北、泰山三郡为基,拣选兵卒,固守州疆,绝贼窥伺之路,抚其离叛之人。”

    “……公之才具,我素知之。据山川之要,严戈矛之备,暗蓄兵锋,深沟高垒,假以时日,叛徒惊扰,贼众自溃,此皆公之功也。”

    “……或言公与先司徒有小隙,今斯人已逝,万事皆休。东海嗣王、太妃亦知公身负经邦之远略,胸怀许国之明诚,敬之感之,愿借公之威名,抚定诸郡,公勿疑也。”

    洋洋洒洒两页纸,苟晞看完直接团成一团扔了,道:“邵全忠在诓我,当我三岁小儿呢。”

    苟纯从地上捡起信纸,默默看了一遍,道:“兄长,邵勋不克分身是真的。听闻石勒、石超屡屡遣兵南下,南阳又乱,他还要担负漕运之责,确实抽不出什么兵力。另者,匈奴惯会在秋收之际南下,抢割粟麦,邵勋宁不备之?他若举兵东来,一旦不能速胜,便是四面受敌,败亡可期。他现在——应不敢得罪咱们。”

    “糊涂!”苟晞斥了一句,又道:“即便邵勋暂时不便与我开战,但能没有防备?这像是打仗的样子吗?”

    苟纯语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