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九十一章 插手(2/3)


    “杀!”银枪军士卒用枪杆击地,齐声怒吼。

    骚动很快平息了下去。

    邵勋收回目光,与王衍向外走了几步,低声说道:“昨日觐见了天子,数月之内应无大事。然事过境迁,天子未必不会蠢蠢欲动。这个天下,可经不起乱来了。”

    “无妨。”王衍说道:“新安之败后,应无人再会陪着天子乱来了。”

    “给天子出主意的人,能不能惩处几个?”邵勋问道。

    “最好不要。”王衍看着邵勋的目光颇有几分审视的味道,只听他说道:“你整肃禁军,不是什么大事。反正洛阳已经这個样子了,很多人怕是求着你来整顿呢。但惩处公卿之事,故东海王做了都隐患颇大,你更不能做了。”

    邵勋点了点头,也不强求。

    现在是有一些朝臣希望他来全面主持朝政,但支持到什么程度,愿望有多强烈,整体影响力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试探。

    “那就免官吧。”邵勋说道:“罗织个罪名,将他们打发走。”

    王衍皱着眉头,显然这种事都不太想干,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司徒之位空缺,尚书令刘公(刘暾)劳苦功高,或可任司徒?”邵勋又提议道。

    “谁来当尚书令?”

    “庾侍中(庾珉)可也。”

    “庾子据走后,侍中之位何人接替?”

    “卢豫州沉毅庄重,坚刚迅敏,可为侍中。”

    “谁主豫州之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羊冏之学贯通玄,有大雅之风,可镇豫州。”

    “就这么多?”

    “就这么多。”

    王衍微微颔首。

    在邵勋转过身去后,目光凝视了他许久。

    这应该是第一次吧?

    第一次往朝中要害职位安插自己人。

    一个尚书令、一个侍中,有点引人瞩目,但又保持着分寸。

    王衍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在慢慢降低。再过几年,或许他连政治盟友的身份都保不住了,会处于很明显的依附状态。

    但邵勋做这种事似乎又是自然而然的,不做才不可思议呢。

    接手河阳三城之后,他对洛阳朝堂的影响力大大增强,本身态度上也不再一味躲避。

    庾珉、卢志只是一个开始,最终大概想要把主要朝官都变成自己人吧。

    从合作走向依附,唉!王衍微微有些失落。

    “饶命啊!”

    “我再不敢犯了。”

    “入营之后,也没人和我说禁军这么严啊。”

    “杀我之人不得好死!”

    缺席点名的军士陆陆续续被押了过来,跪在地上哭爹喊娘。

    “住口。军中法纪,击鼓聚兵,三呼不至者立斩无赦。没什么可说的,斩了!”

    命令一下,刀斧手也不废话,直接将干犯军纪的兵士头颅斩下,然后送上高台,交由北军中候刘默检验。

    刘默看都没看,一挥手,道:“悬首辕门,以儆效尤。”

    邵、王二人都没有说话。

    尤其是邵勋,杀的人多了,心早就硬了,顷刻间斩了二百余人的头颅,对他而言似乎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禁军诸营若有积欠赏赐,酌情补发一点吧。”他说道。

    王衍没有意见。

    事实上无需发多少,每人一两匹布帛就行了,主要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朝中可有建邺、长安的人?”邵勋又问道。

    王衍看着他,笑而不语。

    邵勋了然。

    就像王衍与他合作一样,朝中必然也有官员与外藩方伯合作,甚至既与他合作,又与司马睿等人合作,这都很正常。

    你没有清洗朝堂,必然就是这样的结果。

    而清洗朝堂却是他做不到的,也是不能做的,只能一点点挖墙角,以时间换空间。

    王衍的从弟王导可在建邺呢,他们之间一点政治交易都没有吗?怎么可能!

    甚至可以说,琅琊王氏大部分资源都投入了司马睿那一边,毕竟搬过去了好几百王氏子弟。

    王衍被迫与他合作,完全是因为他近在咫尺罢了。

    两人各取所需,谈不上谁欠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