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2/3)

服好久不换,不也一样过?

    真觉得辛苦了,就来公主家住几天,调剂调剂,她还真能把孩子他爸赶走不成,虽然邵黄毛昨晚住在客房。

    呃,不谈这些,粥确实很好喝,邵勋很快便喝完一大碗。

    婢女又端来一碗,时机把握得刚刚好,显然之前一直在估算他喝粥的速度,而且粥不冷不热,温度也刚刚好。

    面前又添了他喜欢的两样小菜,多半已经看出他更喜欢吃什么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你想到的,别人都想到了。

    你没想到的,别人也替你想到了。

    这腐朽的生活可真是……

    怪不得当年刘邦刚进咸阳时就绷不住了呢,直接沉迷在咸阳宫里。

    吃完第二碗粥后,邵勋问道:“听闻你在汝南开牧场了?有那么多牲畜?”

    “不全是牧场。”听到谈正事,司马脩袆不吃了,擦了擦嘴后,又喝了碗茶汤漱口,方才说道:“汝南内史在慎阳东修了个陂塘,曰‘龙陂’。此陂可灌溉良田三千顷,其中三百顷是汝南王的,被我要了过来种粟麦。龙陂之外,有广野大泽,亦是汝南王的,拿来养驴骡。”

    “驴行所售之驴,都是谁的?”

    “从汝南士民那里收来的。”

    邵勋点了点头,道:“牝马不许卖,骡子亦不许卖。”

    司马脩袆闻言,捂嘴轻笑,随后又抚了抚小腹,道:“贩运一头驴,其利不过绢两匹,骡亦只三匹。你若想要,便不卖了。”

    邵勋有些不太好意思。

    骡子是大牲口,而且是马的廉价平替版本,价格并不便宜。

    人家只是借了伱的势做买卖,你却想要人家倾家荡产,确实过分了。

    之前邵勋派了原银枪军第八幢幢主蒋恪南下,随后又给他分了二十多名新毕业的学生军官,乘骡教战。

    他们那支部队,五百多人有两百头骡子,都是襄城公主置办的,开销其实很大。

    “此番在遮马堤大营缴获了一些粗笨物事,不好估值。过些时日,我遣人送来,你看着处置吧。”邵勋说道。

    司马脩袆点了点头,没怎么在意。

    “我再行文诸郡,调拨一批钱帛过去,你遣人接收吧。”邵勋又道。

    司马脩袆这才正色起来。

    “调拨”其实就是摊派的意思。

    眼前这个男人看似穷,手头没几个钱,但他能向世家大族摊派钱粮,人家还不好不给。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可一点都不穷。

    自己让家臣仆役经营驴行,贩卖牲畜。

    男人则亲自经营银枪军,贩卖安全。

    谁赚得更多,显而易见。

    “有钱帛就够了。”司马脩袆说道:“有些地方没怎么打仗,还是愿意收钱帛的。我找人再搜罗些牝马、驴子回来。”

    “现在有多少了?”邵勋问道。

    “牝马百余匹吧,驴六七百头,骡五百余。”司马脩袆回道。

    “广成泽亦只有四千匹马,其中牝马不过数百,你这确实不少了。”邵勋感慨道:“龙陂那边应不错吧?”

    “其地凉爽,又水草丰美,确实不错。”司马脩袆说道:“牛马驴得两番,羊得四倍,明年过年前,应能繁衍出数百头驴骡。”

    老实说,邵勋有些失望。

    此番他让吴前、韦辅二人去秦州买马,特意嘱咐多买母马,公马少少买一批就行了。

    母马才是扩大种群的关键,无论是马来搞,还是驴来日,都能产下崽子。

    要北伐刘汉,没有机动能力不是搞笑么?难道还能一座城、一座城地筑到人家门口去——呃,好像北宋干过这事,刘裕自徐州下船后,也三十里筑一城维持粮道。

    但怎么说呢,即便邵勋的部队以步兵为主,也不能一点骑兵没有。

    前次遮马堤之战,他在硖石津渡河之后,就遣骑兵开路,迅速击破骚扰的匈奴轻骑,步兵主力得以维持日行三四十里的速度。

    如果没这股骑兵,匈奴使尽各种办法袭扰,极端情况下能让你一天就走五六里,快的话也就十余里,非常被动。等赶到目的地,情况可能已经起了变化,这就是机动能力不足带来的问题。

    即便到了21世纪,军队的机动能力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在这项指标上,匈奴大优,他差点得零分。

    “明日我便去汝南,或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