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七十八章 水晶帘(2/3)

    为此,特意请裴璟设计绘制了水晶帘的色彩原图。给设计费的那种,即便裴璟不在意。

    玩了这么多年水晶,裴璟更懂得如何展现晶石的美。不会雕刻,但懂观赏品鉴。

    不同颜色的晶石,哪怕只是细微差别,也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裴璟刚看到这些珠子的时候,有种三观重塑的混乱。

    后来在温故的劝说之下,裴璟强迫自己无视这些人造的晶石,把它们换成天然水玉,画设计图便是灵感爆发,一挥而就!

    把那种细微的色泽变化,在纸上进行艺术性的排序串联!

    有了图,温故又请了几位的对颜色敏感的匠人,照着图纸加工。

    最终得到的成品,还算满意。

    看到这些土豪们的反应,就更满意了。

    温故先说明:“此物并非天然的那种水玉晶石,是烧制的玻璃。”

    “知道知道!”有人心不在焉应声。

    有关系吗?

    水玉晶石,某些净透的宝石,全都曾被玻璃指代。玻璃也是贵词!

    至于烧制?

    他们不在乎是不是烧制。

    同样烧瓷器、烧琉璃,但烧出来的东西,身价千差万别,有的能成为皇室贡品,有的只能充斥市井!

    同理,玻璃物件也一样。

    值不值得,他们自己会判断!

    温故又继续介绍了这幅门帘的细致工艺,包括里面串珠的线:

    “顶级混合线,纤维与金属的结合,比纯金属线更柔韧,比纯纤维线强度高。顶级工匠的顶级技术,这类工艺放以前,都是专为皇室和高官服务的!”

    感谢沈姨母的支持!不然温故短时间内搞不到这种级别的混合线!

    各种“顶级”介绍,越说,在场的人越心动。

    “里面的玻璃珠得来也不简单,报废率高。”温故说。

    试验过程中确实废掉了不少。

    “制得之后,想拿出来换些钱粮,以支撑工房的消耗。若是众位族亲还认识喜爱此物的朋友……”

    话没说完,就有人打断道:

    “咱自家就可以了,何必便宜外人!”

    “就是,这等好物,可别让出去了!”

    年底了,富户贵族可没有平民百姓过冬的烦恼,更多想的是年节的人情往来。

    大家族许多成员并不在歆州城,而是分散于赵阀势力范围的其他城镇,身兼官职处理事务。

    一年中可能也就在过年的时候会回来。

    交际应酬是肯定会有的。

    战事上的功绩是战事上的,家财同样关乎颜面。看得见的摆饰,就是最直观的实力展现!

    今年冬天又陆续来了不少南边的大族,他们自家/娘家/岳家,想着要撑一撑场面,或许还能促成合作。

    也不一定是自己买,也可能是看中了替别人买,或者用于送礼。

    他们不是真的人傻钱多。

    钱是多,但未必傻。

    有人迫不及待问价。

    如今大额交易,用的都是钱粮。钱是歆州钱引,可以跟赵家换取粮食物资。

    “在场的都是亲戚,我也不报虚的。”

    温故给了个亲情价。

    又是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不是觉得太高,而是比他们预想的要低很多!

    有人以为没听清,或者温故口误,又问了一遍。

    温故再次确认。

    如果世道太平,如果从商,或许可以搞些别的花样。

    但如今温故不走这个路子,而且,沈夫人还看着呢,不好宰太狠。

    这副水晶帘他已经增加了足够多的研发、人工、技术、材料,以及艺术溢价。

    寻常小富之家绝对买不起,也只有大户豪族才觉得便宜。

    但是,这里有部分人,手里的存款投入了万福园。

    即便心动,一时间也拿不出来。

    比如沈清和沈流。

    几步远处的门帘,稍稍晃动,珠串闪耀。

    闪得他们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你应该早拿出来的!早拿出来我早买了!”沈清心有不甘,“或者迟些也行,等万福园第一期赚钱了,我肯定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