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余烬》

第十三章 雪崩(3/4)

身躯壳,真正成为了一枚尘埃。冰魄洞天数百年来,从未有人能够以神念触及这枚最灿烂,最耀眼的“光焰”,这是玉屏峰开山祖师所留下的“剑道意境”。

    ……

    ……

    九岁开始修行。

    五年炼气,五年筑基,五年驭气,五年洞天。

    这个速度,放在玉屏峰开山祖师身上,并不算快,甚至可以说“很慢”。

    历代天骄,无人如此。

    可这位玉屏峰祖师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阴神二十境,她也只花费了五年。

    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每往上走一步,都难上加难。

    姜妙音在剑气石碑之中,看到了这位祖师的“一生”,这位祖师拜入大穗剑宫,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波折,大穗剑宫的开山掌教将她带在身边,传授了最初的“玉屏剑法”,而后便没有现身指导过了。

    这漫漫长路,她一个人走,走得虽慢,却也很快。

    姜妙音有些茫然。

    原本在她心中,天底下最惊艳的剑道修士,便是谢玄衣了。

    谢玄衣从炼气到洞天,一共只花了五年。

    只是……

    玉屏峰这位祖师,难道就不是惊艳之辈了么?

    姜妙音的神念,融入那缕璀璨光焰之后,不知不觉渡过了一遍“人生”,当她意识到参悟已经结束之后,她毫不犹豫地将神念再度融入石碑之中……

    她再次获得了平静。

    也再次看到了那璀璨光焰外表下,朴实无华的内心。

    这位祖师的一生,过得都很平淡。

    驻守玉屏峰的修士,一生大多时候都在枯坐。

    玉屏祖师以一己之力,镇守三十三洞天,麾下九位道场主人,皆为玉屏弟子,在那个时候,玉屏峰的地位仅次于莲花峰,甚至隐隐与莲花峰平齐……之所以能够与莲花峰平起平坐,因为玉屏峰的剑术,本质上和大穗剑宫其他峰的剑术来源不同。

    剑宫初代掌教与道门天元山主曾有过一段“难以阐明”的关系。二人都是千古罕见的绝艳之辈,这段关系破裂之后,大穗剑宫多出了一座玉屏峰,道门多出了一座玉清斋。

    这十年。

    因为北海之错,姜妙音一直将自己封锁起来。

    她不愿意面对外人。

    或许是因为出生于青州最显赫的世家。

    又或许是因为拜入了天下最显赫的宗门。

    无数人敬仰她,无数人期盼她……

    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人的目光。

    当姜妙音开始参悟玉屏祖师留下的这缕剑意之后,她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或许这十年真正困住自己的,不是外人,而是自己。

    玉屏祖师留下的道,是一条“太平之道”。

    莫向外求,反求诸己。

    大穗剑宫的剑意,剑道,大多勇猛精进,刚猛无俦。要么舍身求仁,要么以伤换命。

    但这条道,则不一样。

    太平。

    天下太平之前,先让自己得到太平。

    在一遍一遍的参悟中,姜妙音的心湖逐渐变得平静。

    她已经忘记了自己参悟了多少遍“太平之道”……

    如果没有别人打扰。

    那么这个玄妙的状态,会一直延续。

    只可惜。

    她的参悟被一道熟悉声音打断。

    “……妙音师妹。”

    姜妙音睁开双眼,缓缓回过头。

    只见漫天风雪之中,出现了一位黑衫翻飞的熟悉身影,剑眉入鬓,凤眼生威。与先前不同的是,这黑衫身影头顶,多了一尊威风凛凛的金衣神胎,同时托举着一把寒意逼人的金灿飞剑。

    姜妙音神色有些恍惚。

    那黑衣身影的面容,无论见到多少次,都让人心折。

    “师兄?”

    姜妙音怔怔看着这身影,下意识出口。

    谢玄衣神色柔和了许多,他托着金剑,缓缓靠近,语气责怪:“你入此地参悟剑碑,怎可如此大意,连阵法都不布置……难道不知这冰魄洞天之中,藏有一尊‘雪魈’?”

    走了两步。

    谢玄衣停下。

    一圈剑意银线,如涟漪般悬浮,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