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什么情况?袁崇焕又被拿出来鞭尸了!(2/5)

的三个儿子。

    一见到朱慈烺,三人便急忙下跪磕头,声音洪亮而恭敬:

    “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随后这才温声说道:

    “都起来吧。”

    随即,三人这才缓缓起身,脸上虽努力保持着平静,可那眼中闪烁的喜悦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因为他们早已得知朝廷此次召他们前来的目的。

    这些日子以来,一想到父亲毛文龙即将被平反,还要被追封侯爵,他们便激动得难以入眠。

    曾经父亲含冤而死,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在世人的异样目光中艰难生活,可如今,沉冤得雪的日子终于要来了,这份喜悦,又如何能轻易压抑?

    朱慈烺看着眼前这三个满怀期待与激动的年轻人,不禁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愧疚与无奈道:

    “想必这次朝廷召你们进京的事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

    “既如此,本宫也就不多说什么废话了。”

    “总而言之,以前确实是朝廷和父皇对不起你们,让你们的父亲蒙冤至今,本宫在这里代表朝廷和父皇向你们道歉。”

    和崇祯不一样,朱慈烺可没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在他看来,错了就是错了,即便是皇帝错了也要承认。

    说什么皇帝承认自己的错误会影响皇帝的威信,这在朱慈烺看来是很操蛋的事情。

    对他而言,真正能影响皇帝威信的事情,只取决于皇帝手里有多少把刀、以及这些刀够不够锋利!

    当然,崇祯是不会懂这些的。

    与此同时,毛文龙的儿子们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悲伤,但他们还是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毛承禄情绪激动,忍不住大声说道:

    “殿下莫要如此说,这不是朝廷的错,也不是陛下的错,而是袁崇焕这恶贼的错!要是他还活着,我一定要让他碎尸万段,报杀父之仇!”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中迸发出熊熊的恨意,仿佛要将袁崇焕千刀万剐才能解心头之恨。

    他的两个弟弟也是紧握双拳,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不过可惜的是,袁崇焕早已被凌迟处死,他们纵有满腔仇恨,也再无报仇的机会。

    朱慈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冲着一旁的马宝招了招手。

    马宝立刻心领神会,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早已备好的圣旨走了过来,随后缓缓打开,高声道:

    “毛承祚、毛承禄、毛有杰接旨。”

    三人听到这话,急忙再次下跪,神情无比紧张。

    下一秒,马宝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忆昔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披肝沥胆,守疆卫土,于皮岛孤悬之地,独撑危局,率孤军而御强虏,设奇阵以掣敌锋,使建奴不敢轻举妄动。

    数年之间,辽东稍安,其忠勇可昭日月,其功绩当载史册!

    然奸佞袁崇焕,矫诏擅权,蒙蔽圣听,竟行鸩害忠良之举,致毛文龙蒙冤而逝,忠魂含恨,令朕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今真相大白,忠臣冤情得雪,特为毛文龙平反昭雪,追封其为东江侯,赐谥号‘武愍’,享太庙春秋祭祀。

    其爵位由长子毛承祚承袭,世袭罔替,次子毛承禄、三子毛有杰,皆封游击将军,以彰其门。

    望毛氏后人承先辈之志,效命疆场,为我大明再立殊勋!

    钦此!”

    不得不说,这道圣旨简直堪称又臭又长,比以往崇祯下发的圣旨都要长的多。

    朱慈烺第一次看到这道圣旨的时候也有些懵逼,他不是没看过崇祯封赏的圣旨,但无论哪一次都没有这么长。

    之前的封赏圣旨基本上也就不过百字,可这次却将近三百多字。

    朱慈烺心中明白,这大概是因为崇祯对毛文龙心怀愧疚,才会在诏书中如此详细地阐述毛文龙的功绩,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

    随着圣旨宣读完毕,毛文龙的三个儿子早已热泪盈眶。

    泪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滴落在地上,此时他们心中的激动与感慨,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父亲的死,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昭雪,家族也迎来了新的希望与荣耀,多年的等待与坚持,在此刻都有了意义。

    下一刻,三人赶忙再次拜谢。

    “臣接旨,拜谢陛下圣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