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糟了!朝鲜使臣和建奴人质打起来了!(2/5)

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每天还没亮透,京城的城门刚一打开,两万漕工们便扛着工具,迈着匆匆的步伐进城,朝着各个工地汇聚。

    等到夕阳西下,余晖将城墙染成血色时,他们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排着长长的队伍返回城外的住处。

    远远望去,这支队伍像一条黑色的长龙,在京城与城郊之间日夜穿梭。

    当然也有人私下里忍不住抱怨。

    “白天在城里当牛做马,晚上回城外睡破屋子,这日子可真不是人过的。”

    可话虽这么说,摸摸怀里比寻常劳作多三成的工钱,又都把抱怨咽回了肚子里。

    毕竟这年头,能有口饱饭吃,还能攒点钱寄回家,已经是莫大的幸事了。

    朱慈烺虽说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但始终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因此闲暇之余,他也会换上一身便服带人走到京城的大街小巷,亲眼瞧瞧工程的进展。

    只见整个京城几乎都被施工的热潮所笼罩,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两万三千多名工匠和漕工分成数百个小组,在各自的区域里紧张地忙碌着。

    有人抡起大锤,奋力砸向坚硬的石块,巨大的敲击声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颤。

    有人推着装满石料的独轮车,在狭窄的通道里穿梭,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还有人将搅拌好的水泥浆均匀地铺在路基上,用木抹子反复抹平,汗水不断地滴落在灰白的水泥面上,瞬间就蒸发成了小小的白印。

    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朱慈烺的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担忧,忍不住向随行的工部官员问道:

    “照这个样子下去,两个月真能完成吗?”

    那官员擦了擦额头上不断滚落的汗珠,保证道:

    “回太子殿下!按照工部的预估,最多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今年下雪之前一定可以完成!要是完不成,卑职甘愿领罪!”

    他倒不是在吹牛逼,虽然要在两个月内修完一个足以容纳一百二十万人的城市道路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别忘了,现在可是两万三千多人一起动工的!

    而且这是在天子脚下,朝廷又一路开了绿灯,工作效率自然没得说。

    并且真到了后期需要赶工的时候,工部还会从其他地方再调一些工匠日夜不停的干,所以两个月的时间怎么着也够了。

    与此同时,朱慈烺也点了点头。

    不过紧接着他又叮嘱道:

    “修路是一件很耗力气的活,所以饮食方面切不可亏待这些漕工,不说顿顿有肉,但一天最少要保证有一顿肉吃!”

    “只有吃饱吃好,这些人才有力气干活!”

    那官员听到这话,赶忙又道:

    “太子殿下放心,这件事情各位大人早有交代,每日都是有肉吃的,臣可用性命担保!”

    听闻此言,朱慈烺总算是彻底放下了心。

    这边修路的事儿刚进行的如日中天,另一桩事情又接踵而至。

    这天早朝刚结束,朱慈烺才回到东宫,连屁股都没坐热呢,李若琏就来求见了。

    “太子殿下,关宁铁骑的家眷快要进京了,已经距离京城不过三十里!”

    此时的朱慈烺正端起茶盏准备喝口茶,听到这话连茶也顾不上喝了。

    说实话,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他差点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户部知道这件事情吗?”

    朱慈烺赶忙问道。

    李若琏定了定神,回道:

    “户部已经知道了,并且已经开始派遣官员,准备迎接这些人的到来。”

    朱慈烺听到这话,这才放下心来。

    这批人大概有五万人左右,本来这么多人一下子来到京城,安置方面会是个大问题。

    不过好在他们不需要住在京城内,而是住在城外的新城。

    只是户部还得为他们重新准备户籍,毕竟来了京城,往后就是京城的人,再难回到辽东了。

    与此同时,驻扎在京城附近的关宁铁骑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当这些士兵们听说自己的家人从辽东赶来之时,一个个兴奋得两眼放光,有的甚至激动得红了眼眶,当下就想冲出去迎接。

    曹变蛟见状心道不好,要是让这些人冲出去的话,鬼知道会弄出什么乱子?

    于是曹变蛟立刻带着一众亲兵横刀立马,站在军营门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