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自成:本王只是想拿下陕西,怎么就那么难呢?(2/5)

驱使的猛兽,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声。

    他们一波接着一波,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不顾一切地朝着潼关城冲去。

    那气势仿佛要将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彻底碾碎。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攻破这座城池,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在那高耸的城墙之上,孙传庭正亲自率领着一众官兵严阵以待,顽强地抵抗着农民军的疯狂进攻。

    看着城下那如蝼蚁般不断涌来的农民军,孙传庭的脸色愈发阴沉,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最近一段时间,李自成攻城的攻势变得越来越猛烈了,今日更是从凌晨时分便开始了猛烈的攻击,一直打到现在,接连攻打了七八个时辰,中间竟没有丝毫停歇。

    光是农民军那边,就已经倒下了不下三千人,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

    不过好在守城的官兵们训练有素,且城墙坚固,并没有出现多大的伤亡。

    而且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这潼关城应该是能够守得住的。

    因为早在之前,意识到局势有些不对劲的时候,孙传庭便当机立断,紧急从其他地方调来了三万新兵前来帮助守城。

    也就是说,如今潼关这边差不多有六万左右的将士驻守。

    可千万别小看这六万将士!

    要知道自古以来,在攻城之战中,攻城的人数最起码要是防守人数的十倍以上才有可能攻下这座城池。

    而且,攻城一方还必须携带大型的攻城利器,如云梯、冲车、投石机等,才有机会突破城池的防线。

    但是很明显,这两点李自成的农民军都不太符合。

    虽然他们的人数大概有六十万之众,但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战斗力参差不齐。

    再加上他们也没有什么大型的工程机械,攻城手段十分有限,所以双方也只是在死磕而已。

    农民军们一次次地发起冲锋,却又一次次地被官兵们击退,只留下一地的尸体和残破的攻城器械。

    因此在孙传庭看来,李自成是无论如何也攻不下潼关的。

    也正是意识到了这点,孙传庭一直没有向朝廷请求援助。

    他觉得自己完全扛得住这场攻势!

    而且他也知道朝廷最近正打算对蒙古进行烧荒和捣巢,这可是关系到边疆安稳的大事,甚至连太子朱慈烺都亲自去了宣府督战。

    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实在是不想再给朝廷和朱慈烺增加负担,毕竟朝廷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能都耗费在这潼关城下。

    与此同时,在潼关之外不远处的一处高山之上。

    李自成正骑着马,身姿傲然地立于高山之巅。

    他冷冷地望着远方的场景,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不甘。

    看着自己手下的农民军们正在前方奋力攻城,喊杀声震耳欲聋,而那座潼关城却依然岿然不动,犹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巨山,李自成无奈地叹了口气。

    因为他心中清楚,自己大概是没法攻下潼关了。

    自从之前和罗汝才他们商量接下来的战略,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按照之前商议的计划,明天他就应该撤退了,然后想办法度过这个冬天了。

    毕竟最近几天天气突然一下子就变冷了,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晚上的时候,哪怕盖着厚厚的被子,都会瑟瑟发抖。

    很明显,这是大雪即将到来的前兆。

    如果不尽快找个地方过冬,这六十万农民军恐怕就要在这冰天雪地中冻死大半了。

    虽然知道这件事情迫在眉睫,甚至事关几十万大军的生死,但是说实话,李自成实在是不甘心啊!

    他不甘心就这么走了!

    他只是想打回陕西,回到自己的家乡,怎么就这么难呢?

    该死的崇祯,为什么要把孙传庭这个让人头疼的家伙派来陕西呢?

    孙传庭就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横亘在他前进的道路上,让他寸步难行。

    想到这里,李自成恨得牙痒痒,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脸上的表情都变得有些扭曲了起来。

    看了一眼逐渐落下的太阳,只见那血红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仿佛给这场战争披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最终,李自成还是叹了口气,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