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银子不用来打仗,难道用来给大明陪葬吗?(3/5)



    “你们兄弟二人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这点本宫不会忘记,大明也不会忘记。”

    这话一出口,祖大弼的心情顿时澎湃不已,毕竟这可是未来皇帝的承诺,分量极重。

    虽然祖大弼也知道,这大概是彻底消灭建奴之后的事情了,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明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下,国力日益强盛,彻底消灭建奴只是时间问题。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这个侯爵之位和祖大寿的国公之位是跑不了了。

    想到这里,祖大弼不再犹豫,赶忙说道:

    “臣谢太子殿下恩典,臣万死不辞,太子殿下如此信任臣等,臣等定当以死相报,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罢,祖大弼赶忙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额头与地面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府衙内格外响亮。

    朱慈烺赶忙将他扶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

    “行了行了,莫要多礼,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你我君臣,无需如此拘谨。”

    祖大弼缓缓站起身来,满脸尽是感动之色,心中亦满是敬意与感激。

    他知道,自己这是遇到了明主,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定当追随这位太子殿下,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中,祖大弼出于一些原因最终归降了建奴,但现在,他永远都只是大明的忠臣了!

    随后朱慈烺缓缓抬起手,轻轻拍了拍祖大弼那坚实宽厚的肩膀,语气温和道:

    “行了,该说的话也都一一说完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另外,记得告诉那些将士们,此次他们立下大功,人人都有赏赐,本宫向你们保证,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为朝廷、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

    祖大弼听到这话,心中瞬间又是一阵感动,赶忙再次抱拳道:

    “臣遵旨!”

    随后,他这才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而朱慈烺则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随着祖大弼离去的身影缓缓移动。

    直到祖大弼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之后,他这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同时心中暗自感慨,果然,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省心。

    有些事情根本无需自己过多开口,祖大弼便能敏锐地领悟到其中的深意。

    接下来的几日里,宣府的文官们可谓是没有丝毫闲暇,全身心投入到统计此次带回来的战利品工作中。

    毕竟这可是关乎到将士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一番统计之后,最终结果呈现在眼前:

    牛羊总数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三万头,马匹约有一万三千头,金银珠宝经过仔细折算,总价值约有一百多万两。

    按照之前许下的承诺,此次战利品中有七成是要分配给这次出动的将士们的。

    朱慈烺向来言出必行,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将士们长途跋涉,自然不可能带着牛羊回去。

    于是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将这些牛羊全部折算成银子赏赐给将士们。

    平均算下来的话,每个人这次能分到大概五十两银子,就算是军中最低等的将士,这次也可以拿到约摸三十两的银子。

    当这个消息传遍军营时,将士们瞬间就沸腾了。

    要知道这三十两银子,可是他们一年多的饷银啊!

    再加上之前出征时就已经得到的赏赐,他们仅仅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得到了四十两的饷银。

    换做是谁,面对这样丰厚的收获能不激动的呢?

    一时间,军营处处都能听到将士们兴奋的讨论声。

    然而,有开心的事儿,自然也有难过的事儿。

    此次出征,尽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伤亡。

    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人,受伤的人数约为两千人。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毕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战场之上刀光剑影,生死就在一瞬间,这是每一个将士都明白的道理。

    对于这些死去的将士,朱慈烺自然也都做出了最妥善的安置。

    并且这次的抚恤金直接提高到了二百两银子,比之前松锦之战时足足高出了一倍!

    至于为什么这么高,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这些将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