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第三十九章 怀疑的朱标(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朱标在看到这几个字的第一眼,就已经知晓了这个名字的特殊含义。

    事实上,太祖高皇帝应该分为两部分,其中“太祖”是庙号,“高皇帝”是谥号。

    而无论是“太祖”庙号,还是“高皇帝”谥号,在以往的历史中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祖”字庙号,一般都是指具有开国之功的皇帝,其中大抵分为太祖,高祖,世祖几类。

    世祖,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王朝的建立者,但是他们算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例如汉世祖刘秀,元世祖忽必烈。

    高祖虽是形容开国皇帝的庙号,例如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但是因为这个庙号被唐末时期的千古罪人石敬瑭用过,自此之后,开国皇帝们就对高祖避之不及,也就很少用高祖庙号了。

    太祖,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开国皇帝使用最多的庙号。

    在朱标的印象中,有太祖之称的皇帝就高达三十七名,其中名声最大的,无非就是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

    至于“高皇帝”谥号,根据《周书》中的记载“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德覆万物,功德盛大,覆帱同天,足以看出这是一个评价极高的谥号。

    而朱标露出如此惊容的原因,是因为他记得不久前店家所讲的,这册实录所记载的朝代乃是大明。

    将来能被称为大明太祖,高皇帝的,在朱标看来只有一人。

    他的父亲,大明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问题是现在他的父亲还没死呢,又怎么可能会有庙号和谥号呢。

    朱标的目光微不可察地瞥了张泊一眼,心中也是暗叹。

    如果让父皇知晓此事,即使眼前的店家救了雄英,恐怕也吃不了兜着走。

    朱标沉默半晌,嘴巴微张,想要询问张泊这件事究竟怎么回事。

    张泊嘴中咀嚼着香瓜,止住了朱标说话的势头,示意朱标继续看下去。

    朱标见状,也不再纠结,而是直接打开《太祖高皇帝实录》,开始研读。

    在看到正文后,朱标有些懵。

    书籍征文的排版样式,不说与大明的排版样式一模一样,也可以称得上大相径庭。

    在询问了张泊后,朱标才真正明白了该如何正确地观看此书。

    不过,只翻看片刻,朱标的手就停了下来。

    他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年份,永乐十六年。

    朱标眉头不由一皱。

    说实话,永乐这个年号,朱标并不陌生。

    五胡十六国期间,前凉皇帝张重华用过,唐末时期,农民起义首领张遇贤用过,北宋末年,方腊也用过。

    问题是这些朝代即使是最长的前凉,也不过只有永乐七年,何来永乐十六年一说?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朝代都在大明之前,明显和店家所说的大明相悖。

    而且,如果要编写太祖实录,那就肯定是他来编写,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考虑下一个年号是什么,但是一定不会是永乐。

    这可是一个短命年号,取这么一个年号,于大明不利。

    朱标只是短暂一想,便翻到下一页。

    看到修撰人物名单时,朱标愣住了。

    什么夏原吉,胡广,杨荣,胡俨,金幼孜,杨士奇之类的名字他一个都没听过。

    虽然朱标有所怀疑,但是手中的动作不慢,还在不停地翻阅。

    很快,朱标就看到了令他有些惊异的内容。

    他的外公,郭子兴。

    还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徐达,常遇春,汤和……

    此时的朱标不由得感觉到心跳有些加速。

    虽然他那时候还未出生,但是这些年,也是听父亲讲述过他这一段的早期经历。

    可以说,书中的内容与父亲的讲述几乎一致。

    想到此处,朱标开始快速翻动页数,直到翻到一半的位置。

    为了辨别真伪,肯定要从最近的一段时间开始。

    就比如洪武十五年。

    随着朱标的目光在书上快速扫视,朱标脸上的惊讶之色也是愈发浓重。

    可以说,这本《太祖高皇帝实录》所记载的洪武十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