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一百二十二章:蝉鸣一世、佛魔大战(6/7)

已对易道友熟得很,我来介绍他们的来历。”

    他朝一位面泛红光,看上去很精神,但两条眉毛却已花白的老道示意:

    “这位是陈常恭陈道友,若以武学论,陈道友在颍川,那可找不到对手。”

    白眉老道轻轻摆手,脸上泛着宝光,带着和蔼笑意:

    “你呀”

    “在易道友面前,何必论老朽这一点才情。”

    周奕笑着与白眉老道打了一声招呼。

    另外两人约摸六十岁,模样有七八分相像。

    “这两位计道友分别叫做计荀、计守,在嵩山修行。”

    周奕与两计也互相打了一声招呼。

    白眉老道瞧着周奕,忽然想起松隐子的话,他往前一步,用一把苍老的声音道:

    “听闻易道友通晓各宗经典,不知能否追溯到本门师承正懿真人?”

    他带着几分考教。

    在松隐子期待的眼神中,周奕随口便答:

    “来何为欣,去何为怆?生死道一,梦觉理均。”

    陈老道的表情认真起来:“妙!”

    这一句话,乃是正懿真人的生死之论,一下点中要害。

    “正懿真人师事王道义,学楼观经典。后游华阴,遇陆景,得受秘要,谓常能积感通神,未兆先知.”

    陈常恭连连点头,脸上笑容愈甚。

    他的道承不算偏门,但能被人一下说出来,也极为了不起。

    计荀道:“易道友既知正懿真人,可晓得侯楷?”

    四人一齐朝周奕望来,这道承,可就比正懿真人要偏了。

    “侯楷之师正是正懿真人,但他老人家尤精老庄之学,志趣孤高,不婚不宦。

    得授正懿真人所授玄文秘诀后,隐居寒谷,后在嵩山参道,晚年诵大洞经与《三皇内文》劾召之法.”

    周奕笑道:“原来两位计道友不仅为楼观之脉,还与我靠得很近。”

    “哦?!”二计面露愉色。

    周奕并二指,在指上先化罡气,再化天霜。

    这两招秘法一露,计荀与计守立刻对望一眼,目露惊异。

    他们两样经典都学得偏。

    可眼前这位,却得楼观、庄子两家之正统!

    这可不得了。

    以双方的底蕴比较,要他们喊一声“道主”都不为过。

    此时互称道友,自觉得了松隐子的光,占了便宜。

    二人双手作揖,周奕赶忙回礼。

    四人都与楼观派有关,一时间院中传来大笑声。

    弋阳大龙头卢祖尚,站在门口,就他没座。

    不过已经很幸福,能在一旁听道门开小会。

    这小会的内容,讲到了道门经卷,还有江都出现的长生诀。

    周师叔更拿出了《法先》《玄逸》两册楼观古籍,叫人大开眼界。

    还提到道门高手药王孙思邈,计荀说,药王正在太白山隐居。

    跟着,他们说起道祖真传与老君观这两家魔门。

    还提到宁散人。

    卢祖尚感觉这江湖真的变了,道门本来各玩各的,现在竟然组团。

    白眉老道陈常恭说话很慢,却颇有底气:

    “易道友,南阳的事我们听松道友说过,这一次我们久留光山,不仅为了见你,更要助你一臂之力。”

    “不错!”

    计荀话语苛责:“我们不仅研读经卷,也会玄功剑法,岂容佛魔两家欺辱我道门真传。”

    那计守很少说话,但他闻听兄长之声,立马拔出剑来。

    剑影在他手中缭绕,用出一段了“大洞剑诀”。

    松隐子凝罡不发,白眉老道则散发出一股奇特气势。

    魔门宗师周奕随便一想便有十多位。

    道门宗师,总算又看到一个。

    周奕见四人极为真诚,绝不是做做样子。

    心中感激,却也不拒绝:

    “多谢诸位道友!”

    借力倒是其次,这道门之势,当要借得

    ……

    春雷阵阵,轰响在南阳郡上空。

    又是一年惊蛰。

    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