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一百三十四章:鸿雁捎书、雷州法驾(感谢玖玖玖贰柒大盟!)(3/7)

,宫灯琉璃八角,字画古剑悬墙,便知处处贵重。

    内堡本就在山城最高之处,此处盖在崖坡上,可谓高中之高,顺着洞开的窗扉,骋目望远,山城点点灯火,牧场淡淡湖光,一切都在眼前。

    周奕往一张梨花书桌瞧去,上方竟有画笔方砚,石青朱砂,砚下压着绢帛。

    像是有人想作画,但又不敢动笔。

    “我住这里合适吗?”

    周奕望着商秀珣,她又掌起一盏灯:“有什么不合适的,这里又不是我的闺房,也没人住过。”

    周奕朝那床榻一瞧,整洁干净,确实不像有人住过。

    商秀珣背对他,正在剔灯。

    宫灯近前,美人场主俏脸生红,几多风情,可惜周天师无缘一见。

    等她回身时,已是一脸平静。

    商秀珣叫他休息,道了声明日再聊,随后就下了翠煌阁,朝飞鸟园中心走。

    她一直回到自己的闺房。

    寻常住在靠西的厢房,这一次,她抱着一床香褥,来到南边二楼。

    在屋内躺下休息时,顺着东侧的窗户一看,正好能瞧见远处灯火,正是翠煌阁四层上的那盏灯。

    她走时将灯剔亮,这时看得好清楚。

    这段日子,因竟陵周边局势多有劳神,加之杨广南下,天下大乱,人心起伏思变,牧场的生意与以往大不相同。

    又有大寇强贼杀至山城,其中多有武艺惊人之辈。

    守着宝山,却无伟力,心中总觉不安。

    商秀珣盯着那盏灯,这一晚,她睡得极是安心。

    翠煌阁的灯一直亮着,但一道人影已离开四楼,在点跃间直奔后山而去

    周奕经过一个竹林,听到水声哗啦,尽处是一座方亭,前临百丈高崖,对崖一道飞瀑倾泻而下,传来轰隆水声。

    顺着碎石小路,往林木深处。

    左转右弯,眼前豁然开朗,临崖之处,建有一座小楼。

    二楼正亮着灯。

    那灯想必没有风罩,不住摇晃,使得里面的人影左摇右摆。

    周奕没有收脚步,阁楼中的人早听见了。

    “小兄.”

    那声音顿了一下,本来想喊声小兄弟的,忽然咳了一声道:

    “小子,你的轻功那般高明,怎走得这样慢,再迟一会,我这六果液你就喝不上了。”

    老鲁还挺记仇,周奕笑了笑,几步上到阁楼。

    楼上的牌匾写着“安乐窝”,左右梁柱各挂木牌,写着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

    里面的摆设与翠煌阁有些像,不过桌椅家具,都是用酸枝木所制,气派古雅高贵。

    入门一看,只见一儒雅老者宽袍广袖坐于席上,正摆弄酒水杯盏,阁楼中果香四溢,晚风也无法吹散。

    鲁妙子定睛朝门口一望,他身上那股叫人高山仰止的气息立时收歇。

    终于看清那‘混账小子’的脸。

    见他丰神如玉,气度从容至极,青衣束剑,嘴角一点轻笑,有种看透一切的精明,却不乏他山之高韵,一下便胜过了他这个安乐窝中的愁肠孤客。

    他想起女儿,又想起女儿她娘,心下一叹。

    “鲁先生。”

    周奕略一抱拳,就在鲁妙子指引下与他对坐。

    才坐下,鲁妙子就推来一杯酒。

    “我猜想你今夜会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唉,喝吧。”

    二人也无碰杯,一饮而尽。

    见周奕喝完之后还在回味,鲁妙子苍老的脸上展露笑意:“我这酒怎么样?”

    这果酿一入喉,酒味醇厚,柔和清爽,最难得是香味浓郁协调,叫人陷入无穷的回味之中。

    难怪美人场主是个吃货,老头子更是懂行。

    “好酒。”

    周奕回味一番:“先生所治之酒,用到了石榴、山楂、葡萄、桔子、青梅,菠萝六种鲜果,且将这六种果味完美融合,简直是人间奇酿。”

    他笑问:“这酒还有吗?”

    “没了。”

    鲁妙子直接摇头,虽然这小子能体会其味颇为难得,但他忽然不想给。

    “可惜.”

    周奕轻叹一声:“秀珣却没口福了。”

    鲁妙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