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二十一章:荥阳土窟春!(5.178k)(3/5)

  尤校尉双手捧水咕嘟咕嘟连喝十几口:“什么太平道叛军?”

    他眉头一皱:“太平道叛军已经死绝了,我们杀敌三千人,尽数焚烧在夫子山,贼首正在被虎豹大营的高手追击,很快就能夺回道书。”

    “此乃大功一件。”

    那队正听罢,想起一路上听到的传闻,顿时眼前一亮。

    “校尉言之有理!”

    “那这支叛军又从何而来?”

    尤宏达怒喝一声:“李密手下有一擅射之人,名叫王伯当,李密的人,自然是杨玄感余孽!”

    “我们找到了杨玄感余孽,又是大功一件!”

    那队正转忧为喜,“英明,校尉英明!”

    “当速报给宇文大将军,我们要抢在张须陀将军之前灭了这股余孽!”

    ……

    蔡水流迳东南,至陈州扶乐之西。

    城郭外八九里许,河面浮着春水雾气,两岸垂柳新芽如帘,鹅黄嫩色在雾霭中若隐若现。

    那河边正蹲着个约摸十八九岁的青年,口中叼着根柳条,右肩扛柄短剑,末梢挑着个小包袱,神态悠闲自然。

    自打从雍丘出来,周奕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像是换了一茬。

    正如长筌子所言:身若白云任卷舒。天涯海岸,自在无拘。

    这种心境之下,就连打坐运气都变快了。

    朝远处的田里放眼一瞧,正有农人驱着犍牛下田地,几个小孩子提着像是荆条编的粪箕在后面捡牛粪,玩得不亦乐乎。

    只可惜他们没炮仗,不能炸牛粪。

    周奕笑了笑,安静享受了一会儿这乱世中的难得平静。

    约摸盏茶工夫,那如银链蜿蜒的通济渠支渠上飘下来一艘漕船。

    周奕见状,立即从河边退开。

    从雍丘出来后,他直往南走,第一站便是圉城。

    当时没想到后边有人缀行,也是这样的漕船,跳下来七八人直奔他就来了。

    在圉城河道旁与这伙人有过一次交手,对方以为十拿九稳,自报家门来自鹰扬府军中的虎豹大营。

    与寻常兵卒不同。

    他们全通武艺,最差的都有匡晖那样的水准。

    几乎可以断定,这些人是从夫子山一路追过来的。

    得亏从雍丘溜得快,否则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才将他们甩脱,周奕不想再被追上。

    万一有更厉害的高手前来,那可就不妙了。

    一念至此,周奕向路边的田埂靠了靠,朝着一位正在摆弄犁铧的汉子问道:

    “老兄,敢问扶乐城怎么走?”

    那汉子头也不抬:“顺着这条道直走便是。”

    “可有近路。”

    “没什么近路,只有一条道,往前四里地有一条河,近些时候下雨河里涨水,左边水深淹死过人,你可往右边渡河。”

    这时他抬头撇了周奕一眼:

    “你们江湖人若喜欢吃酒的话,过前面这个弯,两里地不到,那边有个小店,他家的酒不错。不过,千万别在店里闹事,这小店来头不小。”

    “多谢。”

    周奕瞧见汉子身旁有两个脏兮兮的娃娃好奇打量他,笑着招手:“来。”

    那两娃竟不怕生走了过来。

    周奕从包中拿出两块饧,又叫做饴糖,就是以谷物熬出来的麦芽糖。

    这是他过圉城时买的。

    “少吃点,甜得很,小心把牙甜掉了。”

    两个娃娃开心极了,连道“不怕甜不怕甜”,周奕干脆把几大块糖全给了他们,惹得两个小孩欢呼雀跃。

    自己含着一小块,满口香甜,朝汉子指的方向走。

    那汉子的表情一直是不咸不淡,这会儿冲着周奕的背影咧嘴一笑,又开始摆弄犁铧去。

    周奕顺路走不过半里,忽然闻到酒香阵阵。

    那汉子没说假话。

    他快步弯过山坳,立时见一酒肆踞于岩畔,前方是一块阔地,搭着棚子。

    檐角悬着一杆酒旗,上书“大鹏居”三字。

    山风一吹鼓得酒旗哗啦啦作响,正应和草棚下的热闹景象。

    里间坐了八九桌,少的两人,多则五六个。

    道旁杨树边拴着马,留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