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126、绚烂又黑暗、壮阔又悲惨的新时代(3/4)



    大家茶余饭后谈资,全靠它了。

    甚至很多人还自发来邸报‘投稿’:“我不要钱,我就是想把我知道的事儿说出来,说给全南阳百姓听!这么多年了,憋在心里,憋死我了!”

    这邸报实在太超前,太新鲜了。

    轻松便俘获了无数百姓。

    谁不爱八卦?而且还是身边的八卦!

    想想看,隔壁邻居突然成为了今日份《坊间秘事》的主角。

    就问你刺激不刺激!

    大家呼朋唤友,拉着兄弟姐妹,能聊一天!

    当然此刻还无人意识到,这份八卦报纸,正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悄悄自南阳,到整个河南府城蔓延。

    在《坊间秘事》偷偷发展,即将准备惊艳所有人的时候。

    时间,也在快速流逝、游走。

    距离前往开封还有1174天!

    距离前往开封还有985天!

    距离前往开封还有704天!

    崔家木板墙上的倒计时,数字一天比一天减小。

    南阳的百姓们在吃瓜。

    崔家后院里,崔岘,东莱先生,裴坚等人,也在‘吃瓜’。

    只不过,他们接纳的消息,关乎着整个大梁。

    自从皇帝险些被宫女杀死后,大梁王朝不管是内政,还是外敌,都开始波动起来。

    传回崔家小院的时政新闻,事件越来越大。

    嘉和二十年。

    一位叫做汪直的人,勾结倭寇,在江浙地区作乱,屠杀百姓。

    皇帝震怒,派遣大军前去围剿。

    但因朝廷水师孱弱,海上作战实力拉胯,被倭寇吊着打。

    这件事,好似导火索一般,引爆了大梁王朝积攒多年的弊病。

    同年。

    俺答汗大军冲破长城防线,来犯大梁。

    次年初,西南土司叛变。

    在嘉和皇帝执政的第二十个年头,小纷争摩擦不断的大梁,终于正式迎来大规模、多场战乱纷争。

    纵观历史长河,所有朝代的动荡,似乎都是在某个不起眼的瞬间,骤然爆发。

    外部患乱,引发内部争斗。

    首辅陈秉,和次辅郑霞生的党争,被迫打响。双方门生互相弹劾,大量官员牵扯其中。

    可就在这时,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件,让整个大梁,都因此震动。

    嘉和二十一年。

    陕西大旱。

    人相食,饿殍百万。

    首辅陈秉上书,请皇帝下‘罪己诏’。

    帝怒,罢首辅。

    郑霞生任新的首辅,暂时成为这场党争的胜利者。

    然而,东莱先生得知这件事后,眉头却浮现出浓重的忧虑。

    这等动荡时候,升任首辅,是福是祸……实在不可知啊。

    好在,大梁王朝实在太大、太大了。

    外部的战争,朝堂的党争,也仅仅是世界的一角。这个王朝,仍旧在看似繁荣中运行着。

    比如工部宣布,仿制葡萄牙舰炮一事,有了重大突破。

    再比如松江府改良的脚踏三锭纺车,让纺纱效率倍增。

    纺织业开始空前繁荣昌盛。

    但这也引发织工抗税罢市风波。

    新任首辅郑霞生,为此还被陛下狠狠斥责一番。

    当然,这些都是民生。

    大梁文坛,同样开启了一个百花盛开,群星璀璨的新时代。

    太原王氏公子,王珩之,自太原至金陵,舌战群儒上百场,无一败绩。

    一位叫做何旭的13岁小少年,中了举人,一跃成为大梁王朝最耀眼的‘文坛天才’。

    一位叫做赵奕的15岁小少年,参悟圣贤书,作了一篇《东楼赋》,文采斐然辞藻华丽,惊艳了整个大梁。

    当然,还有一位更厉害的天骄人物。

    此人叫做苏祈,年17,诗词歌赋、辩经八股无一不精通。据传此人清高孤傲,狂妄不可一世。

    是下一届状元的热门人选之一。

    除去以上名声响当当的人物。

    陇西李氏家族,也有一位公子,李长年,14岁,准备出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