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147、龙心大悦,百官狂欢(下)(3/4)



    首辅郑霞生适时站出来,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你说,数千流民汇孟津,自发修河堤。这般多流民,如何果腹生存?”

    昌涛涨红了脸,激动道:“回阁老的话,微臣感念百姓修河堤之功,下令开仓放粮,可粮食还是不够。”

    “而就在微臣开仓放粮的当夜,百姓们在河堤旁酣睡之时,黄河里有大量鲤鱼跳上岸来!河水翻滚,鲜鱼上岸,百姓们欢呼不已,在河边享受上天,享受陛下的鱼获馈赠。”

    “这定是上苍感念大梁百姓之功德,为百姓们降下鱼获果腹啊!”

    “万千流民感念圣天子如武王安民心,汇于孟津修河堤。上苍彰显陛下乃天命所归之圣天子,降下鱼获,此乃祥瑞!”

    “陛下!”

    说到这里,昌涛泪声叩首:“孟津流民尝过黄河鲤鱼后,直呼鲜美!想要远在京城的陛下您,也来尝一尝。因此,得知微臣要进京面圣,百姓们自发将最鲜美的黄河鲤鱼供奉出来,让微臣呈送给您。”

    “微臣骑快马一路入京,装满孟津流民一片拳拳之心的鱼获,正在运往京城的路上!”

    “微臣斗胆替孟津百姓问一句:陛下,可喜吃鱼否?”

    朝堂之上一片安静。

    唯有孟涛的话,在金銮殿上回荡。

    嘉和皇帝定定看向昌涛,眼神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等最后听到那句‘陛下可喜吃鱼否’的时候,更是将半边身子斜靠在龙椅上,姿态惬意极了。

    但,他仍旧没吭声。

    而满朝文武瞠目看向昌涛,心里齐齐浮现出一句话:兄弟,牛逼啊!

    哪怕知道这事儿有猫腻,也没人敢说。

    连最喜欢喷人的言官,都一个个哑声熄火。

    这谁敢喷?

    而且,如今的大梁朝堂,太需要这样一场‘祥瑞’了啊!

    牛逼!孟津县令牛逼!

    朝堂之上,一扫先前的凝滞压抑。

    郑霞生率先站出来,俯身跪下叩拜:“《尚书·泰誓》载:八百诸侯不期会孟津。”

    “《尚书·禹贡》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孟津',成治水之功。”

    “《后汉书》载:光武皇帝猎于孟津,白鹿衔瑞草而导脱险厄。”

    “今,数千流民不期而遇会孟津,正如武王八百诸侯会盟。百姓自发修河堤,正如大禹导河积石,成治水之功!黄河鲤鱼跃水而出,献赤鳞于岸侧,百姓感念圣恩赠鱼,正如白鹿衔瑞草赠光武皇帝。”

    “此乃《诗经·鱼丽》载:物其多矣,维其嘉矣之象,乃《孟子·梁惠王下》篇载:民之所归,天必从之。”

    “伏惟陛下德比禹、武,瑞应如光武。实乃‘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也,乃《尚书·尧典》之圣天子也!”

    “孟津之祥瑞,乃我大梁之祥瑞,陛下之祥瑞!”

    “微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有阁老做最后的‘祥瑞事件’总结。

    百官振奋,齐齐跪下,振奋高呼:“微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龙椅上,嘉和皇帝终于爽朗笑出声。

    但他仍旧矜持的,并未应下‘祥瑞’一事,而是笑着看向昌涛:“朕吃过黄河鲤鱼,味道确实鲜美。你心系君父,无诏进京一事,无罪。”

    “谢陛下。”

    昌涛叩谢,而后不知怎地,竟身子一歪,跌倒在金銮殿上,惶恐道:“臣日夜疾驰进京,不敢懈怠,导致身体虚弱,殿前失仪,恳请陛下责罚。”

    文武百官:“……”

    真是显着你了。

    嘉和皇帝笑道:“无碍,……爱卿一副拳拳心意,朕心领了。来人,带爱卿下去休息,再命太医院的人,来给爱卿把脉。”

    他想称呼昌涛一句某爱卿,但是才惊觉,刚才昌涛自报家门的时候,他根本没记住。

    昌涛叩谢皇恩,被搀扶下去。

    皇帝看向跪满朝堂的百官,笑呵呵道:“首辅,和诸位爱卿,都起来吧。”

    听到这话,百官狂喜。

    皇帝和百官这场长达一年之久的冷战,终于结束了!

    赞美昌涛!

    首辅郑霞生站起来,适时道:“陛下,老臣提议,将孟津一事,昭告天下,以作表率!”

    “今日之前,数千流民汇孟津修河堤。今日之后,千千万万大梁官员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