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191、五年之约,崔岘开封第一辩(下)(2/3)

论点,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这两点,不管前者、还是后者,都能跟古文经学派坐在一个桌上。

    至少——

    大家还能有个桌子可以坐下来互喷。

    所以老儒们只是愤怒,没直接点火要烧死崔岘这个‘异端’。

    至于你问,为什么崔岘一定要跟古文经学派开战呢?

    因为新思想需要‘政治’、‘王权’作为依托啊!

    没有话语权,没有政治地位,没有王权背书,新思想这把火,就如空中楼阁,根本烧不起来。

    干掉‘古文经学派’,才能接管他们手中的政治权柄。

    ‘王权’这一块,崔岘已经披着马甲跟皇帝勾搭上了。

    纵然后续掉马,需要去哄皇帝。可这哄着哄着,一来二去,也能‘眉目传情’,顺势给皇帝传递新思想啊。

    得罪皇帝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于,你和皇帝没有任何交集。

    而‘政治’这里,就得潜藏住野心,小心去争取。

    只要赢了,将来纵观整个大梁,国子监、翰林院、府学、县学、书院、乃至科举考试题目,都是他崔岘说了算!

    这才是成就‘儒圣’的基石啊!

    但反过来理解就是——

    当崔岘暴露‘新思想’且没有‘成圣’之前,国子监、翰林院、全大梁的府学、县学、书院,都会是他的敌人!

    甚至不仅‘古文经学派’。

    今文经学派、玄理派、功利学派,都会对崔岘进行不惜一切代价的绞杀!

    这也是东莱先生一个文坛领袖,都对徒弟要做的事情战战兢兢的根本原因。

    古往今来,能有几个圣人?

    成圣之路要是跟吃饭喝水一般简单,那早就圣人遍地走了!

    能从万万人的思想风暴中杀出重围,最后登顶至高,名垂千古的圣人,数以千年来,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所以——

    这才哪儿到哪儿呢?

    来吧,战吧!

    辩经台上。

    对于台下老儒们愤怒的谩骂,崔岘充耳不闻。

    在万千目光的注视下。

    他走到左侧站定,施施然开口道:“《关雎》序言‘后妃之德’,合于《仪礼》奏乐规制……”

    这话,分明是对‘古文经学派’有利的言论。

    但,却让老儒们越发愤怒。

    因为他们看懂了,崔岘只是看似在为古文经学派发声,实则是为了引出自己后续驳斥的言论。

    他在否定古文经学派的道统!

    毕竟,他有两个‘马甲’。

    因此没等崔岘把话说完,再次引来台下一群老儒们的斥责。

    “竖子!”

    “狂妄!”

    “东莱先生,您就眼睁睁看着自家徒弟,在台上发表大逆不道之言论吗?”

    “胡言乱语,满口荒唐!”

    任谁都没想到,惊艳出场、登上辩经台履行五年之约的崔岘,才刚刚开口。

    便从获得满堂喝彩,到无数谩骂。

    台下。

    老儒们目眦欲裂,满脸愤怒。

    崔岘被迫闭嘴。

    周围一片哗然。

    东莱先生则是故作满脸茫然:啊?发生了什么?老夫不知啊。

    而裴坚等四位大哥,和严思远等小黑粉们,在听到这些老儒们的谩骂后,则是狠狠蹙起眉头。

    本来,他们还可以忍耐的。

    但,眼看那帮老儒越骂越脏,裴坚忍不了了。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看向那帮老东西,愤怒大声道:“闭嘴!都他娘给老子闭嘴!”

    “你们这帮老东西,讲不讲武德?”

    “在台下嚼舌根算什么回事儿?这是辩经台?懂?”

    “真有本事,直接上去辩论,别他娘的搁这喊垃圾话,玩儿阴的,真是让人笑话!”

    另一边。

    晕厥醒来后的严思远同样震声道:“要辩论就上台,不辩论就闭嘴,聒噪的老东西!”

    这话说完。

    台下的老儒们脸色极为难堪。

    而裴坚、严思远竟是互相对视,难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