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106章 税收到了皇帝头上(1/5)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还有没有?

    马钰心道,那可太多了。

    “必须要限制特权阶层的权力,绝对不能给任何人免税权。”

    “秦汉隋唐的勋贵拥有免税特权,给他们兼并土地提供了便利。”

    “都不需要他们主动去兼并,被赋税压的喘不过气的自耕农,会自愿将土地献给他们,自己当佃户。”

    朱樉插话问道:“当自耕农不好吗?为何要将地献给贵族?”

    “据我所知,当佃户要将一半的产出交给地主。”

    马钰并没有回答,而是将目光看向朱标。

    朱元璋和马皇后自然能明白他的打算,同样将目光看向朱标。

    朱标知道考验来了,沉思片刻才说道:

    “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再加上权贵将自己的税转嫁给自耕农。”

    “他们实际缴纳的税,可能还要超出土地的产出。”

    “将地献给权贵自己当佃户,就能获得权贵的庇护。”

    “很多权贵拥有免税特权,这块地从此就不用再缴纳田税。”

    “他们只需要将一半产出交给权贵就可以了,自己还能剩下一半。”

    “而且在权贵的帮助下,他们还可以将自己变成黑户,连人头税都不用交。”

    朱元璋欣慰的道:“不错,这就叫献地自投。”

    “拥有免税特权的人坐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自有百姓主动将地送上门。”

    “权贵越来越肥,国家越来越穷。”

    “不发生灾祸还好,但凡有点风浪,国家就会崩溃。”

    然后他又看向马钰,夸赞道:

    “这一点你与咱想到一起去了,咱大明绝不会给任何人免税的特权。”

    马钰发自内心的道:“陛下英明。”

    秦汉隋唐权贵免税,宋朝士大夫免税,还有些奇葩朝代寺庙也免税。

    满清为了拉拢读书人,搞出了士绅免税。

    大明在这一点上属于特立独行了,除了亲王之外,没有给予任何群体免税特权。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祖宗之法。

    当然,他也给了拥有功名的读书人特权,免徭役。

    但也只是不用服徭役,该缴纳的税,一文都不能少。

    在明朝中前期,更准确说直到弘治时期,明朝的土地制度都没有崩盘。

    在没有计官体系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朝廷财政富余。

    可以说,在历朝历代都算的上是优秀的了。

    然而好景不长,史上著名的明君明孝宗登基改变了一切。

    从朱元璋一直到明宪宗时期,权力始终掌握在皇帝手里。

    即便是三大营被朱祁镇一波葬送,重建之后的京营也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

    明宪宗时期,内阁和六部都只能当皇帝的应声虫。

    以至于民间有谚语: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然而明孝宗继位后重用文臣,先将所有事务全部交给内阁,自己当了个盖章工具人。

    垂拱而治的圣君啊,各种马屁拍的明孝宗飘飘欲仙。

    没多久,这位明君又干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他把兵权交给了内阁。

    是的,你没看错。

    皇帝把兵权交给了臣子。

    从此明朝皇帝彻底失去了兵权,得了易溶于水的病。

    这还不算完,弘治十七年这位英明神武的孝宗皇帝,竟然要把锦衣卫交给内阁。

    当时在史书上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马钰简直震惊了。

    这是一个封建皇帝能干出来的事儿?

    还好,这事儿还没落实,他就死了。

    当时马钰很疑惑,弘治也不傻啊,怎么会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情?

    仔细翻看史书才知道,他被文臣忽悠了。

    说一个数据,就知道那些人是怎么忽悠他的了。

    弘治元年,全国拥有土地四百多万顷。

    然后户部每年上报的土地数量,都会增加几十万顷。

    等到明孝宗死的那一年,国家账面上的土地数量是八百多万顷。

    翻了整整一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