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国当文豪》

134、科幻小说之父(2/3)

br>    “不行!您怎么能够这样呢?您不会是害怕了吧?”

    “这就是您的不是了,我感觉我的运气马上就要来了,手上的这副牌便是证据。”

    “再玩一会儿吧!不知道为什么,我越来越找到年轻时候的感觉了!”

    被人重新按到位置上的米哈伊尔:“?”

    就这样,米哈伊尔几次起身又几次坐下,而等到了最后一次起身的时候,可算是没有人想挽留他了。

    而到了这时,米哈伊尔看上去面色如常,似乎刚才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但他身后的作者和编辑们一个个却是又忍不住凑到米哈伊尔身旁说了好一阵子话。

    其实正常来说,年龄和资历在某种意义上当然象征着权威,并且能更加的令人感到信服。

    因此为一位过分年轻的文学家服务,很多时候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但是今天的话,有一件事真是明明白白,那就是跟着《现代人》杂志是真有面子啊!

    而由于过分激动,目睹整个过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有那么一瞬间都感觉自己有点呼吸不过来了。

    其实真要说的话,对于今天的这种场合,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忐忑了许久才终于决定过来。

    作为前段时间的文学新秀,他其实已经来过奥多耶夫斯基公爵家很多次了,而真正让他感到忐忑的,其实还是他跟《祖国纪事》的新任评论家,也就是别林斯基的挑战者瓦列里安关系相当不错。

    这段关系的起因还是这位评论家对于老陀那篇遭到了别林斯基一定批评的《双重人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而一来二去之下,两人也就因此成了很不错的朋友。

    但由于《现代人》和《祖国纪事》暗地里的竞争关系似乎越来越明显,双方也就不可避免地划分了一定的阵营。

    因此跟《现代人》有关系的人当中,确实有人对他跟《祖国纪事》的评论家常有来往而感到不满。

    对于别人的意见,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未必会很在乎,但是米哈伊尔对此是何态度,对他来说无疑非常重要。

    而因为前段时间米哈伊尔一直没怎么在社交圈露面,这个问题也算是困扰了老陀许久。

    但今晚过后,一切都分明了!

    米哈伊尔那颗博大的心灵连竞争对手都容得下!

    亦或者是领先的太多,米哈伊尔已经完全不在乎这种小事了。

    老陀激动之余,一个没忍住也是对米哈伊尔说了心里话:

    “亲爱的米哈伊尔,我想跟你学打牌!”

    “这没什么好学的费奥多尔。”

    米哈伊尔的嘴角抽了抽,确实没想到老陀会突然来上这么一句的米哈伊尔继续道:“而且这非常容易让人生活拮据乃至欠下大笔的债务不得不到处躲债,甚至说要靠高强度的写作来偿还债务。”

    “可你的兜里为什么鼓鼓囊囊的呢?”

    “我也不知道。”

    难得有些被问住了的米哈伊尔顿了一下才继续道:“可能是有人趁我不注意塞我兜里了吧。”

    不远处脸色难看的克拉耶夫斯基等人:“?”

    年轻人,这并不好笑。

    跟老陀聊了一阵这方面的危害后,这场宴会基本上已经来到了尾声。

    不过在正式离开之前,奥多耶夫斯基公爵却是又主动找上了米哈伊尔同他攀谈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刚才吃饭的事情,奥多耶夫斯基公爵可谓是对米哈伊尔好感倍增。

    而米哈伊尔也并不介意跟这位公爵多聊一会儿,毕竟这位公爵现在以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确实令人钦佩。

    差不多就是在40年代后期,这位公爵已经很少写文艺作品了,而是将注意力转向教育、文化和科学普及工作。他是俄国第一批儿童保育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并亲自起草《儿童保育院章程》。积极发展农村国民教育,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编写通俗易懂的各个学科的教科书.

    这位公爵认为帮助别人是每个人首要的和神圣的职责。他说:“善良人的一生就是为他人做善事。”

    因此他也将许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社会活动和慈善事业上,如在彼得堡创办马克西米里安医院,给穷人提供廉价和免费的住房,建学校、孤儿院和儿童收容所,以及为妇女修女红作坊。他还特地去莫斯科大学了解大学生的困难,得知谁还没有缴学费,便自己悄悄地代缴了。

    可以说,他利用自己的职务所做的这些事情,已经是这个时代一个想要做点事情的贵族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