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国当文豪》

150、他妈的,国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2/3)

就来了,蓄水池蓄多了会不会炸?而且平民大学生费了老大的劲读出来既只能拿一点的工资,又没有明确的上升途径,他们这些人难道就真的全是死人和老实人?

    这便是此后俄国学生运动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一是学生的数量确实在快速上升,二就是这b俄国社会实在是没有意思极了,他妈的,国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再加上时代在召唤,革命的形势浩浩荡荡,总之确实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革命事业当中。

    其中一些人更是精通哲学、政治经济学,而且受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等著作影响,一怒之下是真跟俄国这b社会爆了,直接加入俄国革命组织“人民意志”,以至于将暗杀视为“唤醒民众”的手段。

    那么言归正传,将军的这番话当然是有小投资一把米哈伊尔的意思,毕竟米哈伊尔虽然可能不缺钱,但贵族身份这种东西大概是每一个俄国人都向往的,而想要获得这样的身份,除了世袭贵族以外,基本上也只能通过政府和军队的途径来获取。

    这种情况下,直接从沙皇脚下干起更有前途一点。

    事实上将军也确实看好米哈伊尔的前途,毕竟一方面米哈伊尔有文学上的名声和钱财加持,另一方面米哈伊尔也确实是一位聪明的年轻人,因此就算不说他能爬的多高多高,至少熬上一些年限之后,肯定是能取得一个终身贵族的头衔,接着他再用他在文学这一块赚得的钱财去购置地产和农奴。

    就算没有太大的权势,那肯定也能称得上一句大地主了。

    一念至此,将军也是不由得在心中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可惜了,离米哈伊尔混到贵族头衔估计还需要不少年,要是自己的女儿娜佳再小个七八岁,那么即便米哈伊尔到时候只是一位底蕴非常浅的新兴贵族,将军也真有可能考虑一下亲上加亲。

    毕竟底蕴浅归浅,富估计也是真的富,财力雄厚,再加上自家最近这些年其实没有太合适的联姻对象,那么出于对米哈伊尔的好感和对他前途的看好,将军指不定真会赌一把。

    可惜自家女儿已经这个岁数了,所以应该是不可能了

    正当将军这么想时,米哈伊尔对将军的这番话可谓是深感意外,毕竟将军说的这种做法差不多就相当于让一个本应该被调到外地的直接留在沙皇脚下了,在两人无亲无故的情况下,将军还真挺够意思的。

    只是在反应了一会儿之后,米哈伊尔终究还是先感谢了一下将军,接着才说道:“因为一些原因,我或许还得再思考思考.”

    而说完这句话后,由于将军问到了米哈伊尔对于未来的打算,再加上这是在娜佳的父亲将军面前,米哈伊尔肯定还是要透露出一些东西,好显示出自己的上进心,于是他便继续道:

    “接下来的话其实准备在法国的报刊上连载一部长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觉得他能在整个巴黎流行起来.”

    将军:“?”

    法国,长篇,流行

    每个词都听得懂,就是为什么组合起来会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稍微震惊了一下,由于听到米哈伊尔说的是我觉得,那将军也就自然而然的将这句话理解为了年轻人放的狠话,只是为了表达一下自己的雄心壮志。

    想到这里,将军顿时就觉得正常了许多,因此他也不再质疑反倒是鼓励起了米哈伊尔:

    “好!就让那群法国佬看看我们的厉害!在这之前,是我们的军队率先进入了巴黎,现在该轮到你的了!”

    将军这么说的时候,娜佳的母亲看着说的轻松自然的米哈伊尔却是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自始至终她都坐在一旁,也时不时地观察一下这位年轻人的动向,正因如此,她才不觉得这位年轻人说那些话的时候是在说大话,但是这样一来,难道他真的对自己所说的事情很有自信?

    哪有文学家能做到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将军在鼓励,娜佳的母亲在震惊,反而是娜佳并没怎么在意米哈伊尔到底说了什么,她只是普普通通的坐在那里,然后用一种还算正常的频率去不时地看向米哈伊尔,直至米哈伊尔起身准备告辞。

    虽说是来做客,但米哈伊尔肯定也不会待太久,因此等到聊天聊的差不多的时候,米哈伊尔便适时地提出告辞准备离开。

    将军虽然有些不舍,但眼见时间确实已经过去了很久,于是终究是点头表示同意。

    只不过在米哈伊尔走之前,将军还是一下子就握住米哈伊尔的手,然后热情地说道:“亲爱的米哈伊尔,你记得一定要常来啊,跟你谈话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我也一样。”

    面对将军的常来邀请,米哈伊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