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1/2)
“哦!”惊讶声中,这女子仿似在开启园门,王昶听得此女话语应答皆非奴仆之言,乃暗使眼色,要郝昭谨守礼节,不可因此举而得罪了人。
开门者正是吕玲绮昔日的小侍女,现在的义妹宜霜。
一席白色的襦裙出现在郝昭、王昶两人面前之时,两人皆暗道一声,此次前来“杞园”不虚也!就此打道回府去,亦足以宽慰矣。
俏眉带一丝惆怅之情,双目闪烁探询间似有无穷的妩媚之情。
不敢再直目相看,郝昭、王昶两人一前一后分别言道:“在下郝昭、王昶,见过…”
“宜霜,…”宜霜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两个不凡的少年郎,心中微微有喜悦之感,开启大门,示意请两人进内。
听得眼前之女就是温侯之女吕玲绮的义妹之时,郝昭、王昶皆讶然。
郝昭走前中,突兀向侧旁一避,拱手言道:“敢问是否就是…”见宜霜缓缓点头,郝昭不顾身后的王昶推搡,接着问道:“不知…郡主为何出现在此地?”
宜霜白了这两少年郎一眼,没好气的答道:“蔡大家在此,…”言下之意就是说自己是奉命送蔡文姬过来居住的,非是久留于此处。
听得不止有宜霜在此居住,尚有蔡文姬在此,郝昭、王昶两人皆喜形于色。
蓦地想起宜霜正在面前,两人突感尬尴起来。
在沉默的行进中,王昶问道:“蔡大家如今可安好?”
在为左贤王送归之后,蔡文姬曾短暂留居过并州一段时日,郝昭、王昶两人慕其名,亦登门造访过,不过彼时的蔡文姬很是困顿,这不止是生活不能一时三刻就恢复从前的面貌,更有因久居匈奴族群中,蔡文姬的身形皆疲顿。
或许有些同病相怜的感悟,宜霜哀怨的叹了一声,只是说道:“比之前应该算还好罢。”
两少年郎问个不停,早就想问清楚两者来历的宜霜乃说道:“你俩人自称此地旧主?…”随着她探询之语,宜霜双眼左右张望着两人。
听得此间正主如此问道,郝昭、王昶俩人皆感郝然,遂重新做了一番自己绍介言道:“并州刺史陈翎帐下郝昭、王昶见过郡主。”
“原来是先生的门…下。”弄清楚这一切之后,宜霜不敢再以郡主自居,故而接着说道:“我亦曾为先生的弟子,你我三人不如平辈论交?”
“岂敢、岂敢!”声中,郝昭、王昶始展笑颜,王昶更得寸进尺探询问道:“不知师兄芳龄几何?说不定我俩年在你之上。”
“哈哈…”宜霜大笑一声,抿嘴不答。
见面前的女子不答自己之问,王昶亦不着恼,呵呵笑着与郝昭论起青州之事来。
听得两人胡扯着什么若是如此,便可破敌,宜霜笑而不应,只是引两人入内。
待及至殿前,三人正见蔡文姬携两子于庭外玩耍。
或是心感甚是不便,蔡文姬正待转身离开,便见其中两少年郎疾走数步来到自己面前,口称道:“在下郝昭、王昶,见过蔡夫人。”
定目一瞧,原来竟是并州曾经相见过的两少年。
知晓此两人尚未成年,蔡文姬这才去了心思,留在殿中与其相谈。
如此偶遇,也算佳事一桩。
早就有心倾听蔡文姬音律之妙的郝昭、王昶两人心痒难熬,在匆匆寒暄数句之后,便求言道:“蔡夫人,恕在下唐突,尚在垂髫之际,便已经听闻蔡大家于音律之道有独到之处。”探询着看了蔡文姬一眼,郝昭继续言道:“不知能否让我等听闻其中一、二?”
恰如方才蔡文姬所虑的那般,若是此刻是一男子当面对她如此说道,不免会给她留下强人所难的感触,不过正缘由对面两人皆是少年郎,性情不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蔡文姬并不以此而嗔怪他俩。
只是沉吟了半晌,蔡文姬这才言道:“北地苦寒,非是我自谦,疏于琴事久矣,不敢以此奉听诸位。”看着郝昭、王昶两人略有失望的神情,蔡文姬轻笑言道:“你俩若真的想听,且等我三日。”
“三日时间或能恢复一点昔日风采…”蔡文姬如此自爱自怜着说道。
听得郝昭、王昶两人以及在旁的宜霜都有伤痛之情,不敢再刺激蔡文姬,今日所见所得甚多,郝昭、王昶站身起来就欲告退而出。
将出之际,蔡文姬的两儿子上前来,一较小的拉扯住郝昭的衣襟,一较大的站立一旁观看。
郝昭、王昶两人实际对左贤王的两子甚恶之,不过当着蔡文姬的面,实在不想因此而使得蔡文姬难堪,故而皆一脸笑颜相对。
再多的动作是不能矣,看着两少年郎勉强的笑容,蔡文姬心中一阵悸痛,随即掩面退入房中去了。
尬尴,非常尬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