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保义都进山。
而当命令传过去,再到保义都磨磨蹭蹭准备好开拔入山,这一下子就过去了十日。
而这个期间,数千南诏兵就一直潜伏在群山之中,期间为了不暴露踪迹,他们还不能烧火做饭,就这样熬了十日。
段宝龙麾下的核心和府兵还好,依旧按照军法在山内潜伏,但会川的一些蛮部可就不管那么多了,早就散开了到山林内打猎觅食。
此前丁怀义那些踏白撞见的那些敌军就是这些蛮兵。
也因为蛮兵都散开了,所以当斥候汇报说发现了唐人的踪迹时,段宝龙身边其实就只有两千人上下的府兵。
这些兵力实际上并不足以完全堵住唐军,因为发现唐军的那片山谷道,说是山道,其实非常宽广。
也幸亏中间有一条河流将这片山道拦截斩断,不然还真不好伏击那些唐军。
可即便是这样,段宝龙第一时间都是犹豫的,可哨探却报说,出现在山路上的挂着“保义”旗。
这下子,段宝龙毫不犹豫,令麾下通海兵烧起三道狼烟,即命对面群山的一千五百会川府兵立即发动伏击。
这个险必须冒,那个保义将叫赵怀安,关于此人,他们南诏军将们早就得到了情报,知道此人视为最近战功最出挑者。
前后折在此人身上的南诏军将不下四五人,甚至素有国中名将之称的蒙罗帕,麾下有八百精骑,都军败身死,更不用说他们的废太子也是此人抓的。
段宝龙本来就是要立殊功的,此刻一见入伏击圈的竟然是赵怀安,那还能放过?于是,也不管能不能打,就下令出击。
此刻,望着山下已被围在河边的唐军前部,段宝龙哈哈大笑,随后大喊一声,便带着麾下五百通海兵狂奔下山。
……
被包围的唐军,正是保义都前队的高仁厚、胡弘略、陈法海、段忠俭、赵尽忠、张歹、郭从云等队。
因为山林角度的问题,后面的赵怀安他们看见右侧山上烧起狼烟的时间是比较晚的。
而高仁厚等部,因为直接处在右侧山林的正对面,中间一览无余,所以在狼烟烧起来的第一时间就看到了。
当时胡弘略部已经过了河,本要第二批过河的高仁厚,在看到右侧山林燃起狼烟后,脸色大变,冲对岸的胡弘略大喊:
“老胡,速速回来,有伏兵。”
胡弘略个子矮壮,当时正披着铁铠,听了这话后,连忙大喊,带着刚刚站定的部下们直奔回来。
期间,胡弘略在过河的时候,直接被脚下碎石一绊,整个人都摔在了河里。
别看这条水流还没人膝盖深,但这一下就能要胡弘略的命,因为他这会穿着的是铁甲。
幸亏队伍中有个高壮的武士,单臂拉起胡弘略,然后扛着他直奔过河。
等和高仁厚他们这边会和后,胡弘略这才心有余悸地拉住那高壮汉子,大呼:
“小文,以后你就是我老胡的生死兄弟!有我老胡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
这个叫小文的,叫文武坚,是僰道的僰人,后迁居到了雅州,因熟悉地情,又善使长剑,而被杨庆复委派到赵大麾下作为向导。
此刻文武坚听了胡弘略的话,不好意思地摸了下脑袋,然后就指了指西北边,只见一支数百人的严整南诏兵直奔而来。
见此,胡弘略再顾不得说什么感激话了,浑身湿漉漉地指挥所部立步槊方阵。
而此时,隐为步阵之首的高仁厚再次于阵中大喊:
“立刻移阵河边,与敌夹河而峙,不能让对面过河。”
可高仁厚这话刚落下,人群中的郭从云大吼一声:
“让我来!”
说完,郭从云竟然带着五十多骑直接从后阵冲出,踩着浅水直奔敌阵。
此时阵内,高仁厚见郭从云、刘信等骑,纵马驰奔,大吼:
“擂鼓,为兄弟们助威!”
阵内一班使小鼓、吹唢呐者,纷纷打鼓助威,阵内六队吏士齐齐高吼:
“郭子龙,郭子龙,勇如龙!”
前头奔冲的郭从云在这一刻再听此名号,再无过去的窘羞,他只觉得热血沸腾,丈八马槊往前一指,舌绽雷霆,大吼:
“我郭子龙,来也!”
其身后,刘信等一班骑士纷纷热血大吼:
“来也!”
随后,便与郭从云一同重重地凿在了南诏军的队列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