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能当多大,你都不敢想!眼皮子还是不要那么浅!”
这话倒是把裴恪给唬住了,只以为赵怀安也想做个高骈。
赵怀安这边收下裴德盛后,两人关系更加融洽,忽然那裴恪倒是扭捏了一下,小声问了句:
“我之前听赵六郎说你还没婚娶,我有一女,长得实不错,等你去光州安定下来,我让家里人带小女去看看?”
赵怀安下意识瞄了一下后面正和赵六说话的董公素,然后心虚地压低声音:
“不好吧,待字闺中哪能跑光州见我?对了,裴女郎多大了?”
裴恪在听到前半句话的时候,正要点头,暗骂自己老糊涂了,可听到后半句话后,愣了一下,然后脸笑得都是褶子:
“二八芳华,正正好啊!”
然后赵怀安抓住了裴恪的手,真挚道:
“老裴,你儿子在光州到底一个人,你家里人去看看光州的裴大郎,这个是应该的。”
于是裴恪笑得更开心了,然后腰杆一下子就挺了起来,丝毫没有昨日抱着赵怀安大腿嚎哭的窘迫。
他拍了拍赵怀安的手,微笑:
“那你要好好努力!”
赵怀安愣了一下,暗骂这事都没成呢,这圆脸就开始装腔拿调了,果然老官僚就是会顺杆爬高。
忽然,赵怀安看着裴恪的圆脸,狐疑:
不对啊,这老裴圆脸,他女儿不会也是个大脸盘子吧!那这可不成。
于是,赵怀安更加含蓄地说了句:
“嗯,你家人探望裴大郎后,也别着急走,听说光州景色不错,我到时候安排人带他们在附近玩玩。”
裴恪暗笑,这赵大看着像个粗胚,但没想到还挺有情趣,还晓得踏青。
于是,他开始在心中琢磨这事了。
按理说,现在的赵怀安品秩就已经比他高了,他女儿嫁给赵怀安也算是高攀了,可他们裴家也是类五姓七望的上品世家啊,以前天子都求不来,现在你一个刺史就能娶到,那已经是烧高香了。
虽然这名头这几朝是越发不经用了,可那也是名门!女儿嫁给赵怀安,那也是门当户对了。
想了想,裴恪越发觉得有搞头,于是让儿子过来,又提点了句:
“以后叔父就不要喊了,乱辈分!”
裴德胜一脸茫然,但他素来听话,于是也不管赵怀安脸色古怪,就老老实实喊了句:
“使君!”
这才让赵怀安舒服一点,要是这裴德胜喊一句“赵兄”,他保准给这小年轻一堆小鞋。
……
船队在戎州又休息了两天,倒不是赵怀安贪这里的酒,而是队伍经过长时间的坐船,需要在陆地上修整一下。
人实际上还好,可船舱里的大牲口,还是要到岸上吃新鲜草料的,尤其是那些来自高原的战马,必须要妥善照料,那比人都精贵。
这两天,经裴恪的介绍,赵怀安也成功从青羌那边招募到了百人义从,这些人打仗如何暂时还看不出,可光爬杆子就已经看得赵怀安瞠目结舌了。
当时百人中有个勇士,叫王元孝,据说是王平的后人,这真假赵怀安还不清楚,但不妨碍这个王元孝自己就这么认为的,而且还一直以祖先为榜样。
他在知道蜀中豪杰呼保义在戎州招兵,就带着相熟的伴当还有其他几个部落不甘老死山中的勇士,一并出坝来入募了。
而这王元孝就表演了一招,就把赵怀安和一众保义将们给惊到了,此人只用一条竹杆,就攀上了戎州城,技惊全场。
有时候赵怀安也在想,这天下豪杰何其多啊,尤其是这些不起眼的山林草莽,都有这样的豪杰勇士。
这个王元孝是如此,此前速能奔马的川康羌康保裔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自己这一步算是走对了,收揽这沿江豪杰为己用,进一步厚实了保义都的底蕴。
两日后,休整完毕,再次补充粮食、草料、瓜果、肉食的保义都再次扬帆起航,他们还有很长的水路要走。
送行那天,甲板上的董公素看到在岸边送行的戎州刺史裴恪,心里充满了危机。
这戎州刺史的笑脸他无比熟悉,正是他望赵怀安时一摸一样,那是一种“得此佳婿,夫复何求?”
真该死啊!谁都来惦记我女婿!
……
从戎州出发后,沿着岷江航行没几天,便到了董公素的老家,泸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