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一百六十一章 :搜山(2/5)

在短距离行军中穿着甲胄行军。他们也基本不会距离营地太远,都是五六里路,而且从不攻山,所以这点距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能接受的。

    坐着休息好,傅彤带着队伍很快进入了山谷,看见这处溪潭后,就要蓄水,然后就看到那十几具尸体了。

    只是瞧一眼,傅彤就知道这是一支山棚队伍,虽然不晓得是哪一家山寨的,但就身装备,甚至裸着的都有,肯定不是他们自己人。

    他带人走了过去,检查了一番后,皱眉:

    “这是哪支友军做的?不晓得会污染水吗?做事真糙。不过这些山棚怎么都跑到了这里?”

    傅彤也没有多想,让人把尸体搬到岸边,然后就不管了。

    队伍继续沿着河谷走,在队伍的中间,一支二十多人的山棚手被捆着,跟着前进。

    他们也看到了这十几具尸体,不过并没有太多反应,也没什么兔死狐悲,只是继续被牵着走。

    在这片八百里的大别山内,生活着数千个聚落,他们有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的,有些是早年从淮西安顿过来的,甚至最晚的,是这两年中原大灾,这些人背井离乡逃难入山的。

    这些人基本都以血缘和经历组成聚落,每个聚落又是五十到百人不等。山里就这个条件,不允许出现集中性的大组织,因为周边的产出供应不了。

    所以基本每个聚落在超过五六十人后,就会分出一个部落寻找山场,然后自己繁衍生息。

    此时被俘的这些山棚就是这些年才逃进山的,他们看那些躺着的,被割首的,基本没有一点感情波动。

    就这样,队伍沉闷地走着,衣甲撞击声威慑着每个山棚的心,让他们提不起一点反抗。

    在转过一条山谷道后,水道忽向北,从前面两山的细缝中穿过。

    山头上有一处岗哨,远远的就看到了返回的傅彤等人,但依旧警惕地看着后方。

    没有任何寒暄和打招呼,颇为疲惫的队伍继续向前,在通过山孔后,豁然开朗,一条宽阔的河流映入眼帘。

    而在这处河流的西侧台地上,一处营盘驻扎着,以山中大木制作的营壁呈半圆包住营盘,并和后方的潢水相连。

    这里就是,保义军衙外左厢三都,周德兴部的营地所在。

    当傅彤在营外换了口令后,他带着队伍返回了大营,然后就看见营后的码头,正有不少长夫、附军在忙碌,将一箱箱封好的茶叶和丁口往船上运。

    而此时,已经有不少船只已经撑着竹篙,摇着橹,往北面的下游而去。

    傅彤给都部交了令,然后就将队伍解散了。

    回到自己的大帐,他正要躺着休息会,忽然又起身。

    想了想,傅彤从自己软榻后面翻出一包袱,从里面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鹿皮袋子,在手里掂了掂后,忍不住笑了。

    犹豫了一下,傅彤还是从腰间又解下一处鹿皮小袋,然后从大袋子中倒出一半金沙放进小袋子,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将袋子又原封好。

    将小袋子贴身放好后,傅彤起身出帐,往营地中间的大帐走去。

    但路上看到两个相熟的牙兵,问了句:

    “都将在吗?”

    两牙骑正在用水桶给战马洗澡,听了这话后,摇头:

    “上午都将就接到使君的命令,早就坐船到下游了。老傅你找都将何事?”

    傅彤摇头:

    “没啥事,就是回来的时候,在附近河谷发现一队山棚的尸体,但看着有点不像咱们杀的,所以就想给都将汇报一下。”

    听了这话后,其中一个牙骑想了下,对傅彤道:

    “都将这会不在,你一会告诉我那片山谷的位置,我带几个牙骑去跑一趟,看看是什么个情况。”

    傅彤点头,提醒了句:

    “那现在去吧,我给你们带路,不然再迟,尸首都要被野兽吃了。”

    那牙骑点头,将洗好的战马入了厩,然后点了几个同僚,骑着骡子随傅彤出了营地。

    ……

    船橹激荡着潢川水,载着周德兴和一个度支的小吏一并抵达了一处河湾地。

    这里是山里潢水岸边最大的一处河湾地,东西长三里,南北长两里,足以建一座小城了。

    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两月前,保义军从光山县出发,坐船溯着潢水南上,然后就发现了这一处河湾地。

    不过准确来说,这处河湾地并不是赵怀安他们发现的,此前山外的许应就将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