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一百六十三章 :局势(4/5)

,明庭剿贼如何不用心?可每当这边压起来,那边就冒了出来,这越剿民乱越多,就是因为整个环境,老百姓能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从贼。

    而现在王、黄二人的情况就是如此,水灾让他们起来,可水灾毕竟只影响到了沿黄河的几个州。但蝗灾却不同,那是一大片,整个中原都受灾,这直接就给草贼壮大的环境了。

    所以赵怀安即便不从前世的历史知识判读,就晓得,朝廷根本不可能压得住草贼。

    于是,他对两幕僚道:

    “而一旦草贼不能制,会如何?必然要掠其他州,以获得粮米。在曹、濮二州,他们能打的其实就是西边的宣武军,汴、宋二州素来饶富,按理是打这里的好,可此地也是朝廷拥兵最重之地,所以以仓促而起之草贼怕是打不动忠武军的,如此唯一的机会就是他们东面的兖、沂二州。”

    “打这两州既可以掠粮,最重要的还是能与此地的泰山贼寇合流。和咱们这边大别山一样,那边的泰山也是山棚遍地,多少豪杰好汉落草其中,草贼军中大部分都是绿林的,如何不晓得这点?所以我判断,草贼后续的攻势主要就是兖、沂二州。”

    说完,赵怀安似乎很是肯定:

    “草贼打沂州既是发展,可对朝廷来说,又如何不是喘息之机?朝廷上头有的是能人,他们以前再看不上草贼,在七月爆发蝗虫大灾后,也都晓得草贼的厉害了。所以,为了不让这些草贼逃窜,朝廷多半会从四方合围的办法。”

    “所以到时候、忠武、宣武、义成、天平这几个藩必然会被要求出兵围剿草贼。而我前段时间收到了平卢节度使宋公的书信,他来和咱寒暄了,所以你们晓得了吧。“

    那边袁袭来得晚,不晓得保义军和宋家的关系,但张龟年却清楚,邹眉道:

    “宋公是要咱们出兵?”

    赵怀安点了点头:

    “也是含含糊糊的,不过宋公倒是说了,他对平灭草寇的想法,所以我料宋公没准自己就会自请朝廷,让他带着平卢军出剿草寇。”

    “而以我军和老宋的关系,他不会不和他叔父提及到我军的善战,如此,一旦宋公有什么困难,必然是会想让我军出界的。”

    这个时候,全程一直在听的袁袭,忽然说了一句:

    “主公,其实我军也躲不过的。刚刚听主公对草贼的分析,学生已晓得此辈能起皆因水、蝗二灾,可受了灾的中原,也是乏粮,尤其是这一次蝗灾更是在七月爆发,那九月的秋粮就是粒米不收,如此,草贼就是打再多的州县,实际上都呆不住。”

    赵怀安一愣,伸手示意袁袭继续说。

    袁袭受此鼓舞,也大胆将心中看法说来:

    “现在还是九月,一般来说,开始受灾的时候,老百姓都还有口粮的,可从九月以后,因为秋收无米,那老百姓就没有粮食补充,而一般大家就是存米,最多也是存个数月,所以一旦到了十月、十一月,彻底吃不上米的老百姓必然纷纷从贼,所以贼势在本年十一月左右就会进入最猛烈的时候。”

    “而随着中原灾民投入贼军,他们自己也会更加缺米,而中原又无米,他们最后还是要转战他处。一旦这些草贼成了流贼,那他们自己就如那蝗虫一般,到一地就会吃光一地,而本地没米吃的老百姓,要想活下去,就只能从贼。如此,贼军就会越来越多。到那时候,能养得了如此多人的地方,放眼天下,唯有江淮。”

    “而我光州就处在中原南下江淮的要地。自古,从燕赵秦晋来者,由光而南,从闽越吴楚来者,由光而北,皆因我光州最近。”

    “所以,朝廷一旦令诸藩布下围堵大网,要是一举歼灭草贼也就罢了。可一旦败了,或者让草贼跑了,那草贼必会南下,到时候,我光州是如何也躲不开的。”

    袁袭果然了得,他一下子就说中了赵怀安的心事。

    他最近火气大,大就大在这里。

    他也是到了光州之后,在陆续搜集周边情报后,才意识到自己选了一处真正的四战之地。

    不论是北边往南打,还是南边往北打,他所在的光州都是用兵之地,根本避不开。

    他为何要打大别山呢?就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战略纵深,一旦他在光州扛不住王、黄二人的草军,他还可以往山里撤退。

    所以今日那老道士给自己献了围堵策后,赵怀安高兴啊,因为这人是真的给他推开了胸中大石啊。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对外面的老墨喊了一句:

    “老墨,你去找床被子,山里凉,咱们大营又临水,寒湿得厉害,给那老道士送去。”

    老墨哎了声,然后就去办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