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第一百六十七章 :暴雨(2/4)

   所以商队并没有一直停留在宋州城,而是向周边几个县移动。

    那书手说的经历,就是他从宋州城前往楚丘的路上遭遇的。

    当时他在队伍中看见两个行走的父子,他们似乎想要随着车队走,当时车队的主事嫌弃他们两累赘,就让他们自己跟在车后,跟不上就怨自己。

    一开始没有人注意到这两父子的存在,还是书手自己可怜那小孩子,准备将自己的一个饼发给那小孩吃。

    然后他往车队后走,却没有看到那两父子。

    心里担心,这书手就和宋州刺史派着护送的县卒一道往回走。

    然后书手就见到了他这辈子永远忘不了的一幕。

    在一处被扒光树皮的小林子,一伙人正如同野兽一样窸窸窣窣,他们背对着书手这些人,却传出了一阵怪怪的肉香味。

    那几个县卒当时就明白了,然后就劝书手回去吧,可那书手执拗向前,就看见那些猥在林内的人,正用大锅煮着肉。

    当时书手就感觉天昏地转,又看此前父子穿着的衣袍已经套在了里面两个人身上,顿时就吐了出来。

    最后县卒带走了书手,并告诉他,自八月以来,县外每天都要挖数个大坑来掩埋这些路上的骸骨。

    他们还告诉书手,那些人,实际上也活不了多久,那些人已经面目赤肿了,这种就已经是快死了的。

    这世道。

    这几个县卒还羡慕地告诉书手,他们真羡慕你们光州人,那里再如何也吃得到米,哪里会像现在,人活着都生不如死。

    这件事给书手带来了很强的冲击,所以就以小字附在了情报的结尾,他并不晓得,这封工作日记竟然会转到赵怀安手上,毕竟他也只是个最基层的书手。

    ……

    此时,大雨滂沱,赵怀安的心思却并不在南方的阴山关。

    因为,那里并不是问题。

    从高仁厚汇报来的情报来看,他打得并不差,甚至已经足够好了。

    阴山关显然不是另外两关能比的,这里的山棚已经出现了以单个家族为核心的组织关系,靠着阴山关的孔道,控制了山两侧的山棚,这已经是一个大部落的组织程度了。

    但对于赵怀安来说,这却并不是一个坏消息。

    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之前两月的那种搜山浪战。

    别看保义军这两月的收获不小,但攻山的成本却更高。

    山里的条件尤其是随处冒出来的冷箭和落石,都在无时不刻在消磨着吏士们的士气。

    赵怀安要想让下面人保持一个搜山的热情,除了在封赏上更加及时,还需要在后勤补给上充分到位。

    这两月来,赵怀安光消耗掉的羊肉就数以万斤,还有赏赐的钱粮绢缎。

    所以说,从经济上算账,这两月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就很难说。

    更让赵怀安接受不了的是什么呢?

    就是他恩养出的三千精锐是用来野战定胜负的,不可能一直在山里驻扎的,让军队战斗力下降最快的方式,就是将战争打成了治安战。

    所以赵怀安晓得,再如前两个月那样搜山检林已经不现实了,他不能只靠武力占据这片大山,他需要收心。

    只有让部分山里的豪帅主动投靠自己,保义都才能以最低的成本控制大山。

    赵怀安对大别山占领的程度有个很清晰的设定,他不是来山里建立基层组织的,他没那个时间,他就只需要大山里的物资。

    无论是丁口、茶叶、骡马、草药,都能为他的大业再添一把火。

    而要完成这样程度的占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建立土司。

    将大别山的山场按照犬牙交错的原则,分成数个土司,提拔那些愿意和保义军合作的酋帅,将山里的管理权交给他们,而自己只需要控制谷内的山场和四周的孔道。

    赵怀安现在对大别山的规划越发清晰,按照这样去做,只需几年,八百里大别山就能为他所用,而不是再如之前那般搜山打烂仗。

    现在,阴山关那边的情况就让赵怀安很惊喜,既然那边已经有了一个组织,那只要打服它,再从内部选出好控制的人成为那里的棚帅,那就直接可以一战而定整片地区。

    所以,赵怀安实际上并不担心前方的高仁厚,他现在只需要带兵南下,一举歼灭被聚集起来的山棚,然后再扶持一个自己人,这场战斗就结束了。

    而想法,那名书手写来的这份信,却让赵怀安对中原局势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