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

第141章 观澜社(2/2)

头名、分舍考新生直入中舍且差点挤进上舍、更立下救城之功名刻碑廊任何一项都足以引人注目,何况集于一身。

    周明远笑着介绍道:“诸位,这位便是陆北顾,想必大家早已闻名。陆兄有意加入我们‘观澜社’,一同备战联考与州试。”

    “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会!”

    一名面容儒雅,颌下三缕长须的上舍生率先开口,语气真诚。

    “请坐。”旁边一位中舍生连忙让出位置。

    “陆兄那篇《六国论》,在下拜读数遍,受益匪浅!”

    众人纷纷见礼,言语间带着明显的敬佩以及好奇的意味。

    陆北顾一一还礼,态度谦和,并无半分倨傲。

    社团的社长,便是那位儒雅的上舍生,名唤崔文璟,亦是上舍排名稳定前三的佼佼者。

    此人已经将近四十岁了,资格非常老,是庆历五年进的州学,拿到过三次解额并赴京参加礼部省试,可惜始终没能考中进士。

    崔文璟待陆北顾落座,便直入主题:“既然陆贤弟加入,我们便按老规矩开始。”

    社团的集会,跟陆北顾想象的其实不太一样,并不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互相争执,最后谁也不服谁不欢而散。

    相反,很有秩序。

    由社长崔文璟作为主持人按流程进行,每个人只有在固定环节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点类似于读书会,也有点类似于头脑风暴,主要目的在于集思广益、交流经验。

    开头帖经和墨义的环节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大概过一下,然后讨论一些重要考点,在深度上来讲,没法跟白沙先生直接教导相比。

    不过从诗赋开始,陆北顾就觉得有收获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