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教你们修仙》

第七章 人面鱼(2/5)(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李家村后山,山神水库。

    这里是方圆数十公里最低洼的地方,也是水势和地脉交汇的地方。

    李伯阳选择在这里建立水库。

    除了看重这里的地势之外,也是因为在这里建设大坝的难度和成本都比较低。

    一层层阶梯由高到低,由远到近,每一层都架设了大量的风车和水车。

    当那些风车转动之时,低处的水会被抬往高处,然后被引进对应的水渠之中,对外界的梯田进行有效灌溉。

    在还没有必要开闸放水的时候,这些风车就担任着灌溉、排水和减洪的职责。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这些风车的动能。

    李伯阳还指挥着村民就近架设了一些磨盘工具,正好与风车联动。

    每当农忙结束之后,李家村就会有组织、有秩序的使用这些风车磨盘,将谷物蜕壳,或是磨成面粉和其它加工品。

    在这个世界,这些由风车驱动的磨盘简直是跨时代的产物。

    一开始,以老村长为首的老一辈村民还心疼那些被蜕壳的稻谷,认为这是在糟蹋和浪费粮食。

    不过当水稻的产量得到提升,以及体会到糙米的好处后。

    哪怕就是最顽固的老村长,也选择了默认大家的行为。

    因为在将稻谷加工为糙米的过程中,虽然会损失五分之一的质量。

    可稻米的口感却是成倍提升,并且也更容易被村中的小孩和老人消化吸收。

    更何况,那些被蜕去的谷壳正好可以用来喂家禽、家畜,倒也不能算是浪费。

    至于更进一步的将糙米变成精米?

    李伯阳虽然知道该怎么做,却并没有弄出对应的工具。

    在这个山民们普遍为了饱腹而挣扎的年代。

    仅仅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口感而反复碾磨糙米,简直就是一种可耻的浪费。

    那种奢侈的事情,还是等到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之后再去考虑吧!

    如果说,风车的建造只是完善了水库的基础功能,让李家村的村民们真切地体会到水库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那么那些数量更加密集、功能更加复杂的水车,就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了。

    正是因为这些水车为砖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李家村才能够在这个连“手工”概念都没有萌芽的时代,利用半流水线的优势,批量制造出了品质优秀的青砖。

    李伯阳的下一步计划就是仿照那些砖窑的模式,在水库附近建立炼铁、甚至于炼钢的工坊。

    不奢求能够达到二十一世纪、乃至于封建王朝时期的冶炼规模。

    只要能够稳定的炼出铁锭,摆脱手工作坊的模式,李伯阳就有把握真正改变这个时代山民们的处境。

    毕竟从鬼方国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个世界并非没有打铁技艺,缺的只是钢铁的规模罢了。

    一旦有了稳定的铁锭产出,李伯阳就能够在百地群山的范围内,真正推广各种结实耐用的农具。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李伯阳一个人掌握着核心科技。

    当然了,这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李伯阳先找到一条能够稳定产出矿石的矿脉。

    这有点难度,但并不算高。

    真正让李伯阳头疼的是,如何合理化地将矿石运进李家村,而不是在半路就被别的村子或山民给截胡了。

    在这个蛮荒时代,人性永远都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尤其是在大家都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

    “虽然是一点点看着这个水库建立起来的……”

    “但不管看多少次,果然还是和第一次一样那么令人震撼。”

    无声无息之间,赤色的猎豹从空中落下,然后在落地的瞬间化作一只娇小的狸猫。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群体的力量,文明的力量。”

    紧紧跟在狸猫的身后,一团黑云逐渐散去。

    浑身包裹在红色大衣之下的李伯阳同样纵身一跃,恰到好处的落在了水库的大坝之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